立志報國

教學活動準備:

1、通過反覆朗讀,找出周恩來爲什麼會立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原因。

2、培養學生能在小時候就立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3、瞭解偉人的成長過程,用講故事、寫文章、編短劇、辦手抄報等方式,展示學習的收穫。

教學活動準備:    蒐集有關名人立志報國的故事。

教學活動過程:

一、啓發談話 ,揭示出本課的話題:勤學苦練

二、結合事例,使學生懂得,勤勞節儉的意義。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現在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回頭看看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小時候爲什麼讀書?

(二)同學介紹蒐集周總理的資料

(三)觀看錄像,感受情景。

看有關周總理小時候的錄像資料,特別是講他在修身課上回答校長的情景。

(四)檢查預習,反饋交流。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強調要求:

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幾件事?周總理小時候爲什麼會立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學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師生共同解決。

3.課文寫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講12歲的周恩來剛到瀋陽,就聽伯父嘆着氣說“中華不振“,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講周恩來在租界親眼看到一位中國婦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圍觀的中國人敢怒不敢言,這使他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話的含義;第三件事講周恩來在修身課上,表明自己的心跡“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五)學生反覆讀課文,做到有感情地讀課文。試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三、總結課文,課外延伸:

1、談談學習這篇課文後的感受。

課外延伸:佈置體驗作業:我們該如何報效祖國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