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桥的传说:首期大壮文化沙龙在京举行

2020年8月15日下午,首期大壮文化沙龙在北京创业大厦大壮小酒馆举行。作家、诗人萧平,传媒人、诗人艾若,书画家尚甘雨,企业家鹤舞以及来自广州的企业家李贤等与会雅集。

由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作家、诗人萧平新书《北新桥的传说》首次亮相大壮文化沙龙。萧平表示,谨以此书献给儿时的记忆与乡愁以及母校和北新桥福地。

《北新桥的传说》讲述了作者与儿时伙伴们在北新桥一带一起嬉戏、游玩、冒险的成长经历,特别是与恋人的相识、相知、相惜,但经历时代与环境的变迁,最终慢慢失去,继而无限惆怅进入“幻境”,希望失而复得却不可得,因而无比怀念的心路历程。全书使用诗歌的语言,并将北京话巧妙运用其中,读来生动活泼,平易近人,于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挚感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萧平给大家讲了未能收入书中的一些传奇情节,并朗读了部分诗歌片断,其知青岁月的爱情往事引人入胜。萧平还给大家讲了更为传奇的“御龙井”故事。企业家李贤为萧平诗歌语言美点赞。

书画家尚甘雨特别为首期大壮文化沙龙书写了“读书去”、“吃酒去”两幅书法,分别赠送诗人萧平、企业家鹤舞。

大壮小酒馆创始人、大壮文化沙龙发起人之一企业家鹤舞认为,小酒馆文化是中国传统,小酒馆承载了中国人的烟火气、江湖气与人文精神。只有小酒馆才真正接地气,时刻体现出中国人有滋有味、活色生香的小日子。她希望大壮文化沙龙小而精,人不在多,而在于浅斟漫谈,不流于浮泛。尤其在疫情期间,雅集者更不能众,一切恰到好处,方能久长。

《尚书·酒诰》中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鹤舞表示,西晋江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但现在遵循自然古法纯粮酿酒已经不多了,但大壮小酒依然坚守传统,为中国人的健康与文化传承尽一点绵薄之力。

大壮缘起就有公益基因在里头,鹤舞希望大壮小酒馆事业将来能惠及一大批中青年人,因为中青年人才是家国的顶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鹤舞说,大多数公益机构都在关注老弱病残幼穷,但我看见年轻人、壮年人却前途渺茫,帮助中青年人就业乐业,才是真正的扶贫。

鹤舞的想法得到公益传媒人、诗人艾若的支持,他认为这才是非常实际、脚踏实地的公益。

8月24至26日,鹤舞一行还前往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涌泉庄村,向王朴故居图书馆捐赠了图书,村书记王海忠为鹤舞颁发了村级扶贫证书。鹤舞也希望能将大壮小酒馆及文化沙龙开到村里来,以实际行动帮扶当地中青年人实现劳动就业。

大壮文化沙龙以传承中国文化传统为己任,并发扬光大之。大壮文化沙龙拟每月一期,并将落地全国各地。(民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