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網紅、直播,奢侈品牌「尋路中國」


作者| 李小歪

編輯| 吳懟懟



9月12日,上海西海岸中心,一位長髮的中年男人,面無表情地拿起一塊價值不菲的腕錶。兩架攝影機緊跟着他,這幅畫面正在通過天貓直播。他是大能,在抖音上,是一位擁有700多萬粉絲的網紅。

打王者榮耀戴什麼表,去洗浴中心戴什麼表,羅志祥戴的又是什麼表?憑藉“三分不羈,七分不屑”的表情和接地氣的解說,大能於今年6月迅速躥紅。3個月後,他出現在號稱全球最私密、奢華的日內瓦表展現場,作爲應邀嘉賓之一。

奢侈品有着特殊的屬性。很長時間裏,品牌通過嚴格控制銷售渠道和數量,保證商品的稀缺和格調,尤其是金字塔頂端的重奢腕錶,與電商、直播、網紅水火不容。

但現在,一切正在改變。從抗拒、試探、到上線電商平臺,再全面擁抱直播,過去十年之間,奢侈品牌在中國所跨過的門檻,超出了他們的內心想象。

這是一個迥異於歐美的市場。下沉市場與新世代的消費崛起,和這個國家蓬勃發展的互聯網商業合流,形成了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抖音、快手等社交媒體撫平了信息的鴻溝,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推動了消費平權。時尚的規則與定義權正在轉移,紅極一時的品牌可能會在一夕之間藉藉無名,而不爲人知的新秀也會突然躍上山巔。

如果不能理解和取悅中國消費者,奢侈品在這裏幾乎無路可走。這不是一句武斷的定義,而是十年來真切發生的事實。一旦最頂尖的選手態度出現鬆動,那所有品牌都會加速放低身段。

潮水來臨時,敏捷的姿態永遠好過無謂的堅持。



01

奢侈品直播元年來了


“還會有品牌質疑線上化嗎?“瑞士高級鐘錶基金會亞太地區主席陳楷遜說完,攤開雙手。


半分鐘後,穿灰色西裝的大能從他身邊經過,兩架攝影機迅速跟上。他們走進江詩丹頓的展廳。這裏被佈置成一間典雅的書房,燈光柔和舒適,玻璃櫥窗裏,陳列着昂貴而精緻的腕錶。一隻深藍色的男士手錶價值1720萬人民幣,是全場最貴的一塊。身穿灰黑色西裝的品牌工作人員立即戴好手套,面帶微笑地走上來,向他講解江詩丹頓的新品——這一幕正在通過天貓直播,消費者可以直接在手機上下單。

在隔壁的展廳,活動方專門開闢了一片舞臺區——不過主角不是明星,而是網紅、KOL和淘寶直播、抖音直播的攝像機。12日下午,共有超過24.8萬人通過手淘圍觀了這場奢華的表展。

奢侈品做不做直播,在半年前或許還是一個問題,但現在,已經有了更確定的答案。

上週末,來自日內瓦的頂級腕錶展“鐘錶與奇蹟“首次線下進入中國大陸。品牌選擇入鄉隨俗,嘗試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展出。

不過,這並不是表展首次嘗試直播。今年4月25日至29日,NET-A-PORTER天貓官方旗艦店以全數字化形式舉辦第一屆 “天貓雲上表展”,把卡地亞、江詩丹頓等30個頭部高端鐘錶品牌重新匯聚到一起。最終,共有16萬人通過天貓觀看了這場昂貴的直播。


窮玩車富玩表,奢侈品腕錶一直位於金字塔的頂端。因爲行業屬性特殊,線下體驗至關重要,且消費人羣固定,頂奢腕錶一直是最難以被線上化的類目之一,遑論擁抱草根氣質濃郁的電商直播。

當最熱的地方開始飄雪,冬天才真的來了。疫情以來,全球奢侈品行業遭遇重創,只有中國市場一枝獨秀。不管是出於何種考量,奢侈品品牌都需要重新審視品牌策略。

今年以來,頂奢腕錶品牌在中國的電商佈局驟然提速,江詩丹頓、積家、沛納海、萬國、卡地亞等近20家瑞士腕錶品牌已陸續入駐天貓。

而另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是,從美妝包包,到成衣鞋履,甚至腕錶珠寶開始擁抱直播時,人們才更清楚地看到,奢侈品的直播元年,已然到來。


事實上,奢侈品牌在直播上的步子,邁得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大。8月下旬,蘭蔻用一場近乎“壕無人性”的方式慶祝品牌的85歲生日——邀請了85位明星,打造了一場持續85小時不間斷的直播。“全是人民幣燃燒的味道。”一位到過現場的人如是形容。

更早之前,既Dior把時裝發佈會搬上微博直播之後,愛馬仕也開啓2021春夏男裝秀全球直播,普通大衆第一次擁有了在前排看展的入場券。


“如果一定要做,那麼不如品牌方自己來做。”一位業內人士稱。他認爲,奢侈品主播有一定的門檻,除了賣貨能力之外,能否傳遞的品牌的文化和價值,保持品牌的格調,也是至關重要的。奢侈品牌自己下場,是解決類似衝突最好的辦法。將線下門店和秀場體驗搬至線上時,一個更統一、更生動的品牌傳播舞臺被搭建起來,而專業的主播,則保證了內容的準確度。

淘寶直播等電商平臺對奢侈品牌直播同樣喜聞樂見。“它們的秀場資源和高水準的內容,也將豐富平臺的直播內容。”一位阿里員工聲稱。除了直播本身之外,爲了掃清奢侈品品牌的顧慮,天貓還爲它們定製專屬頁面,提供會員運營工具、以及動態追蹤口令簽收等服務,保證消費過程的高端和私密。



02

直播不是短暫地跟風


奢侈品擁抱電商和直播,絕對不是心血來潮地追風口——消費者在哪裏,品牌就必須去哪裏。

2020年1月,新年的鐘聲還在迴響,香港的銅鑼灣羅素街卻一片陰霾。這片寸土寸金的地盤,很長時間裏,是奢侈品消費的風向標。戴德梁行報告顯示,這裏每平方英尺(約合0.09平方米)租金爲2800美元(約合人民幣1.68萬元),這個價格甚至超過紐約第五大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最貴租金」購物街。

隨着去年不安定因素和今年疫情的影響,Parada、LV等奢侈品的相繼出走讓形勢急轉直下,一向被封爲高端、奢華的線下體驗門店,在時代的黑天鵝裏,也正悄然啞火。調研顯示,今年在全球奢侈品消費遇冷的環境之下,跌幅25%~35%。

但是,中國大陸,卻是另一番光景。剛剛過去的8月,上海恆隆廣場的LV店因爲排長龍而登上了熱搜。媒體報道稱,該店8月份銷售額預計1.5億元左右,打破了LV在國內單店月銷售額最高紀錄。線上奢侈品消費同樣火熱,天貓數據顯示,小鎮青年、95後、00後正在成爲主力,部分品類增速200%。

所有的奢侈品品牌,都需要重新認識一遍中國市場,學習用本土的方式和消費者溝通——電商和直播成爲必選菜單。LV成第一個喫螃蟹的品牌。這位在硬奢品中也能稱爲「藍血貴族」的老牌奢侈品,用「直播首秀」把自己扔進了風暴中心。

3月26日的這場直播註定會被載入品牌史冊。

絲巾掛在繩上,佈景雜亂無章,死亡打光要命,鏈接跳轉不了官網,儘管1小時內湧進了1.5萬人,但這個創新與翻車共存的場子裏,觀衆的第一反應常常是,「好好的LV,在直播間裏怎麼那麼醜?」


也不能怪外行人吐槽,就算是業內人,也無法違心叫好。

長期以來,行業的固執在於,強控第三方渠道的奢侈品牌,早就形成一套獨立、完整的自我輸出策略,對線上的遠離和線下的堅守,所謂的傳統、工藝和傳承,是品牌格調的外化表達。

而當這種表達被侷限於一個小小的直播間時,尤其當直播技術、貨品陳列,以及主播準備不夠到位時,LV的氣質必然大打折扣。這家品牌似乎以身試法,演繹爲什麼很長時間裏,奢侈品被認爲和電商、直播等存在天然的矛盾和衝突。

一時之間,關於奢侈品直播的爭議甚囂塵上。但一個來自文博直播的調侃笑話,將這種鄙夷巧妙回懟:如果幾千年前埋在地下價值連城的寶貝都可以被直播討論價格,纔有區區百年曆史的奢侈品,又算得了什麼?

這個世界的魔幻之處就在於,邁出第一步的試探,永遠最難,但只要有第一步,後半程反而輕鬆多了。

兩次退水的Coach在去年重新殺迴天貓,緊接着是Cartier、Prada、Kenzo、MiuMiu、Armani等大牌在天貓的集中開店,Dior去了歡脫的B站,而Gucci也在抖音大放“異彩”。

從微信微博,到小紅書抖音,從線上體驗到電商直播,在品牌輾轉多個平臺的試水裏,他們都企圖挖掘直播中國最隱藏的奧祕。

很長一段時間裏,平臺之間的衝突並不明顯。小紅書作爲種草的內容渠道,微信可作爲形象宣發的優雅平臺,而天貓,則以銷售渠道和平臺出現在零售終端,但直播建立了內容生態,平臺格局開始出現裂縫。“品牌已經不只是把天貓當作賣貨的渠道,而是深度運營品牌資產和消費者的渠道。”



03

奢侈品牌與電商平臺的十年博弈


奢侈品直播元年代表着中國零售數字化又向前邁了一步。在其背後,是十年的博弈。

2011年12月,雙11剛過不久,美國的輕奢品牌coach 入駐淘寶商城。然而,僅一個月後,coach關店撤出。品牌的解釋,他們與淘寶商城簽訂的協議,就是開一個月。這件事在當年引起軒然大波,奢侈品牌將對中國電商平臺的不信任擺到了檯面上。

一個月後,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爲“天貓“。當時擔任首席市場官的王帥在致員工的公開信中聲稱,天貓網購,代表的就是時尚,性感,潮流,品質,天貓要全力打造品質之城,第五大街,香榭麗舍大道。2012年的雙11當天,天貓的GMV突破191億。這在當時近乎一個天文數字,給許多零售品牌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衝擊。

此後兩年,全球奢侈消費陷入了低迷,奢侈品牌牌陷入關店潮。2014年, Hugo Boss和Ferragamo分別關閉了7家和6家門店,Zegna關閉了6家,Burberry關閉了4家。也是在同一年,Burberry邁出了電商探索的第一步。4月底,Burberry宣佈與天貓達成戰略合作,天貓成爲其在中國唯一線上戰略級合作伙伴。Burberry全線產品入駐天貓官方旗艦店的同時,雙方還將共享會員資源、門店資源及市場推廣資源。這是天貓正式入駐的第一個奢侈品品牌。

Burberry的示範效應,疊加上中國數字零售的浪潮,其他品牌不得不重新考慮線上化佈局。然而,相較於其他類目而言,奢侈品牌的線上化仍然相對滯後,電商銷售的佔比一直不算高。

2017年,天貓正式成立奢品中心,將奢侈品當作一個特殊的類目對待,着力解決品牌線上化的痛點。疫情之後,一切驟然提速。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近200家奢侈品牌入駐天貓奢品。預計今年這個數字將達到220家。

一個新的問題是,像天貓、淘寶直播這樣的平臺入口,對於奢侈品來說,僅僅是品牌獲取增量消費者和提升銷售額的手段嗎?

如果是這樣,那或許小看了奢侈品的轉型決心,也低估了平臺的塑造力。

十年之間,中國的零售平臺沉澱了足夠強大的技術能力與運營能力。以天貓爲例,目前,平臺已經可以爲奢侈品牌提供包括孵化、拉新、運營、支付、物流等多環節的一站式服務。

對於最具消費潛力,崛起最快速的年輕消費者而言,天貓直播裏一些創新玩法也讓Z世代興奮不已。情節人,消費者可以在淘寶人生的遊戲,通過AR/3D技術試穿單品和下單,也能即時真實到店選購,在雙旦,盲盒跨年快閃房讓用戶腎上腺素飆升。

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把最新或獨家款式首發在天貓平臺。以 “鐘錶與奇蹟”表展爲例,一共發佈的82款新品中,有18款爲天貓首發。首發品牌包括江詩丹頓、IWC、Piaget等。藉助天貓的預售,超80%的新品被提前鎖定成交。爲了豐富線上消費者的體驗,萬國IWC首次在天貓官方旗艦店上線3D腕錶展示,用戶可以360度體驗商品細節。

當然,更爲重要的是中國消費者對數字化的接受程度。截至目前,阿里巴巴零售平臺有超過8億月活用戶,天貓活躍用戶佔比增長接近70%,三四五線城市佔比增長20%。今年以來的,奢侈品線上消費人羣同比去年增長5成。

調查顯示,今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或將逆勢上揚10%,未來全球奢侈品市場的增量中,70%由中國消費者貢獻。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2年,全球個人奢侈品消費市場格局中,中國市場僅佔比19%,這個數字在2018年躍升到32%。

更樂觀的預計在於,貝恩諮詢認爲,到2025年,這個數字可能會達到50%,中國消費者將真正成爲奢侈品消費市場的半壁江山。而這些消費者中的主流人羣,大多是互聯網的原住民。留給奢侈品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