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人們常常說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只有每天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技能,才能夠在學問上有所建樹,才能在自己的學習內涵上有所積澱和提高。

而在這裏,我要說,寫作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寫作是學習的其中一個方面的東西,甚至可以說是學習中的一個科目,比如語文學科的一個小分類課程:作文。

它是這一項小分類課程中的一個學習技能。

這麼說的話,說寫作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便一點兒都不爲過了。

因爲,學習,本身就是需要積累的。

越是進行寫作,越發現,寫作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因爲只有經過不斷的積累,才能夠厚積薄發,最終達到寫作的某種高度。

很多人認爲寫作本身就是某種高度,寫作本來就需要一些文化底蘊,寫作者本身就應該具備某種特質或者說某種能力。

諸不知,寫作也跟很多的技能一樣,是需要不斷練習的,而這種不斷練習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積累的過程。

經過近1年的持續寫作,不管自己有沒有取得某些成就,但是,至少,這種持續積累的過程鍛鍊了自己的寫作能力,幫助了我深挖自己的內在,懂得了與自己的深度對話。

這是一個愉快的過程,這是一個享受的過程。

這樣的積累,讓我體會到了寫作的樂趣。

那麼,怎樣去積累,怎樣去厚積薄發呢?怎樣讓寫作幫助我們深挖內在的感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讓我們更加懂得去駕馭我們自己的寫作的內容呢?

這些纔是作爲寫作者的我們最爲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開始積累,走出第一步。

寫作者最怕的不是沒有寫作技能,而是沒有寫作信心。內心的強大,信心的篤定,纔可能帶給我們堅定的寫作信念,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毅力。

只有在寫作這件事上,我們有耐力,有毅力地去做,去寫出我們自己筆下的作品,我們纔能有資本或者說有底氣地說:我們是寫作者。

相信自己可以的,一定能夠堅持和成功,這樣我們纔會開始去做這件事,不要有任何的懼怕,不要讓內心的一條害怕的神經阻礙了我們寫作的始發動力。

其次,我們要持續不斷地輸入和輸出。

寫作是靠積累,那麼不是讓我們不斷地光寫就行了的。它是需要輸入的,而且輸入也是持續不斷的。輸入也是一種寫作積累的方式。

我們的作品是我們寫出來讓別人看的一個東西,而真正內在的促成我們達成作品的更多的因素,卻跟輸入大大有關係。

輸入的方式有很多,看書,就是其中最爲重要也是最爲有效的一種方式。

除了看書,還有看電視,看電影,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觀察身邊的人瞭解身邊的人的故事等等。

很多方式,都能促成輸入的積累。然後才能持續輸出。

天道酬勤,持續的輸出考驗的就是我們的勤奮了。

只要夠勤奮,相信自己,我們就一定可以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方法,不斷寫文下去。

再次,積累能讓頭腦裏的鏈路自然連接,形成自己豐富的感知觀點,形成自己豐富的語言表達。最終這個寫作積累的結果就是,我們真正地成爲了一個擁有寫作者的思維的人。

這種思維纔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思維是由習慣養成的,我們的寫作習慣是需要積累的。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就從此時此刻開始,喜歡讀文,喜歡寫文的我們,開始我們的積累吧!

讓我們的寫作習慣逐漸從一點一滴形成起來。

終有一天,寫作夢想會在我們的積累過程中開花,結果,相伴成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