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哑奴》:幸福感,无关贫穷富有

我的身体虽不是自由的,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

没有想到,1974年的撒哈拉威还可以公然蓄奴,这是让三毛在撒哈拉沙漠遇到气愤的事。

三毛被镇上一个极有钱的撒哈拉财主邀请去他们家吃饭。

在吃烤驼肉的时候,一个黑人小孩子忙碌“伺候”他们的样子,引起了三毛的注意。

起初,三毛以为这个小孩是他们家的人,看到那些大呼小叫对小孩吩咐拿饮料、拿椅子、烤肉的太太们,三毛看不过去,觉得他们这些客人太不尊重人了。

于是,三毛在烤肉过程中问小孩怎么翻肉、扇火、烤肉,很尊重孩子。小孩估计很少受到别人的尊重,觉得受宠若惊。

三毛看到主人在呵斥小孩,三毛说大人反倒吩咐一个小孩子,太不公平了。从这句话引出了小孩的身份,三毛再三追问下,通过荷西才知道,那个小孩是个奴隶。

在撒哈拉沙漠,如果看见有黑人住着,就去抓回来用绳子绑一个月,黑人就不敢再逃。把黑人的全家都抓来,更不会逃跑了,所以被抓来的黑人就这样世世代代传下来成了奴隶。

而奴隶,是财主赚钱发财的工具,他们替财主干活是没有收入的。

三毛在离开财主家的时候,塞了一些钱给小黑奴。过了一段时间,小黑奴的爸爸哑奴特意找上门来感谢三毛。这是三毛和哑奴第一次见面。

过了两个月左右,三毛的后邻要加盖房子,而盖房子的水泥匠,正好是哑奴。

撒哈拉沙漠的白天是很酷热的,大中午在天台都能感受到一阵阵热浪。而哑奴在这炎热的天气和空旷的天台无处可藏,吃的还是主人给山羊吃的硬得像石头一样的旧面包。

所以三毛硬塞给哑奴的新鲜面包和汽水西瓜,哑奴感激涕零,意外惊喜。这么珍贵的东西,他自己那么辛苦干活却舍不得吃。他要留给他的三个孩子和痴傻的太太。

在这里可以看出,哑奴很爱他的孩子和太太,即使他的太太精神不太正常,他依然爱她。每次三毛有好东西给哑奴,他都万分感谢小心包好拿回家给妻儿,自己辛苦上工却不舍得吃。这样一个一心为家的人,他一定有一个快乐的家。

哑奴最后又被卖到其他地方。三毛得知消息,出门看到哑奴已经可怜巴巴坐在车上。因为三毛和荷西都无能为力,他们也救不了哑奴,只能眼睁睁看着哑奴被买走。

三毛看着哑奴面无表情地坐在车上,回家扯了一张彩色的毯子给哑奴,哑奴突然抱住毯子哭也似的叫起来,跳下车子往家跑。哑奴远远地迎风打开了那张彩色的毯子扑向他的太太和孩子,把毛毯围在他太太和孩子身上,告诉妻子这毛毯有多柔软舒适。

这感人的一幕,是他们一家人最后的告别。

看到这里,我眼睛湿润了。

哑奴即将被买走,离开他的爱人和孩子,却在即将出发去另一个地方的时候,手脚被绑着绳子、冒着被打的风险跑去给妻儿毯子。

即使被卖,将来等待他的又是怎样凄苦的奴隶生活,他都没有去想。在那一刻,他只知道尽他所能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他的家人。

正如哑奴所说,他虽然没有自由,但是他的心是自由的。

在物质极其匮乏的生活条件下,他极尽所能回报他人,赠送青菜、默默修补漏洞、半夜偷偷帮三毛洗车……

他一无所有,却极尽所能帮助给他平等、物质、尊重他的三毛。

他物质匮乏,精神却很富足。

在哑奴身上我们看到:幸福,无关贫穷富贵。

而那些心里容易知足和感恩之心的人,幸福感会更强。

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是一个富有的人。

别人一点点的举手之劳、温暖的问候、随手赠送,他们都真心实意地感恩戴德。因为内心充盈,所以容易满足,容易获得快乐。

幸福,不是你拥有多么优越的物质生活,而是你内心的愉悦晴朗,和一些小小的幸运与快乐、真切的宽容与满足。

倘若内心明媚温暖,寻常日子也会过得丰足幸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