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變質人性

之前看歐美劇裏面的科技產品,在人倫道德面前,人們的貪婪邪惡被激發得無限大,即使有風險,也要求滿足自己的感情、需求甚至於注意。

  經濟退去的人口紅利,現在越來越多的是社區化的歸類,和聯結快速化的極速變現。人們功利的場景從互聯網到生活,又從生活到互聯網,用這兩個生態形成的閉環裹挾人們在自己的慾望裏下沉。

  甚至於有一批又一批的人們,用女性賺錢,什麼當明星、嫁明星,把人們的人生和功利捆綁,以此獲得看起來的物質充裕,也是在看重的物質以外什麼也沒有。竟然在國內會有這種現象,成爲一種產業。而爲了金錢衝昏頭腦的人還不知砧板上的肉。那種行業創始人和屠夫是同一工種啊。

  現在商業,把人的感情當作標的。而用情感資產一直變現,像是手持ATM,隨時隨地變現。

  表面上的功利,而淺層次的冷漠,實際是放大的極度自私,再用人人如此來正名。本來學習日韓的,現在向歐美看齊,結果一邊罵美國一邊追捧美國的品牌。常人說之前的是在作秀,本來就對中國沒多少,所以個人行爲怎麼能和國家沾邊?

  現在的自我中心,是日本的次文化的產物,用頹廢來表現自己,實際的醜陋讓人觸目驚心。所以是不會管一個人的個人發展的,即使物價和收入反比,關心的是盈利。不完全的市場經濟下,消費卻讓人迷失。

  得不償失的是人們人情冷漠,功利的去度量人們的付出。現在是沒有發達的生活水平、科技水平、經濟指數等等指標,倒是有發達國家的冷漠、功利程度。

  差不多先生把一些都學了,但是卻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優越,拿來悄悄的把別人的拿走了,卻不肯相信自己的本事。這多可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