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潮汕

第一個加微信的人,同是老鄉,我原以爲我會和她成爲要好的朋友,但三年來,由於各種各樣的的原因,讓我對她產生了極差的印象,可即便如此我還是發現她的閃光點。

她身高應該是162,圓圓的頭,相對稀疏的黑色長髮,眼睛也甚是好看,亦是閃閃發光,聲音也很好聽,說話的聲音很輕——細膩溫雅,接近完美(個人看法)。但竟然會有點後悔遇到她,跟她說話會有一種無力感,吵起來誰都很想自閉,

2017年的夏天,她是第一個在羣上用語音唱歌的人,真的挺好聽的,之後我便在羣上詢問有誰是PN的嗎,那時候她第一個跳出來,我甚是開心,畢竟終於有個同鄉的了,我加了她微信,但詢問後才知道,她長居廣州,過年纔會回到家鄉。不過即便如此,在觀看了她的朋友圈之後,(遊玩、喫飯、k歌各種聚會)我覺得還好吧!也讓我對她有了一點期待。

但之後的三年裏便顛覆了我對她的認知.....

大一上課的時候,她極具表現力,幾乎每次課都想發言,說的還是常識,所說的問題也好,回答的答案也罷,幾乎衆所周知,與我舍友形成對角之勢,兩個人輪流“carry”,一開始覺得很愛發言,但之後發現說得好水,太菜了,可依舊抵擋不住,這感覺我已經自閉了,這讓我夢迴中小學那些賊菜又很愛發言裝逼的人,對於她我不知道,但我的舍友就是這樣的人,可我也曾問過她有關於學識上的東西,她只給我發一個一臉懵逼表情包,啥也說不出,行了,那水平,我基本都知道了。

可即便如此,她還是會不斷的去迎合老師所說的話,在老師所說的話語中,我總能聽到了不少疑惑,但她在聽的過程中總能看到她頻頻點頭,時不時還迸出兩局相同的意思的話語,這像極了我以前上課時的模樣。最牛逼的是,那時候前舍友遲到,老師點名批評了,而她更是藉機煽風點火,當時老師說遲到就是遲到了不要找理由,(前舍友)他反駁的理由是鬧鐘問題,而她(笑着)卻說不管什麼原因,那你還是遲到啊,我服了,這是你隊友啊,都這麼賣的嗎?

在那之後,我去到別的宿舍,而但凡說起有個上課很愛發言的人時,我舍友便說,喔喔喔,那個傻逼啊!她都沒用的,說的那麼只有她聽得懂,不然就是都我們知道的內容,我說,還好吧,他(前舍友)說得還是有些內容的,但舍友又說,他(前舍友)是還可以,另一位就真的沒用,說完自己又哀嘆了一聲,笑着搖搖頭說,唉,上課總有這麼幾個人的,活躍一下氣氛。

但之後舍友跟我說:xx啊,其實真正牛逼的人是不說話的,都是看着的,他們內心早已知道了,你不用管那些的,讓他們去裝就好了,他們多牛試一下水準就出來了。那時候我直接聯想到了那個問題,她所發的一個一臉懵逼的表情包,在那之後,我也就不管了,隨便吧!

他說,她不跟xx組隊嗎,他們不都很配嗎,兩個愛發言的聚集一起,很適合啊,看看誰管誰,聽了他說的話,我笑了許久。

而有關於她的發言還在繼續,例如在大二的時候,當老師問起潮汕的英歌舞,我說那是過節時敲鑼打鼓的文化活動,而英歌舞是梁山一百單八將然後在那些表演,老師說:喔喔喔,正當我想接着說下去的時候,她直接舉手,於是老師便把她叫上去了,她說,這是我們潮汕的一個傳統,就相當於梁山好漢的......我瞬間傻了,所說的內容在我所講的時候基本是全盤覆蓋,我又想起了舍友的說的話,“都沒用的,說的都是我們知道”。算了吧!這麼愛回答,不,是愛出風頭。

這樣的情況幾乎覆蓋了整個的大學課堂,但也有一件事,那是我覺得她個人最尷尬的一次回答,那時候大二近乎結束,在藝術概論的最後一節課上,老師問我們看過哪些書,她也給叫到了,我只記得她說了一本書的書名,但下面一句話實在太尷尬,還看過關於達芬奇?我也只是隱隱記得,而就是這個名字出來的時候,老師再問:喔?那本書講了什麼?她說:....她嘴巴不停的動,有點說不出話,坐在旁邊的我,知道她說的內容與老師的問題沒啥關係,這就好像是老師問的是概括達芬奇,而她回答的像是書裏的所有人物,聽着像是一本雜誌,當時就知道,她沒了(內心),可老師一點也不給面子,看着手裏的小本本直接說,好了,你坐在吧。旁邊的女生不經笑了起來,那時候我便想着,這老師真的不是誰都能忽悠的,問深一點就懵了,可也太不給面子了,別人話都沒說完就說坐下。至於她當時心理如何,我也不知道,反正是我絕對的尷尬。

在某一段時間裏,她幾乎變得不愛發言了,曾問過她,而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是我知道那一次的尷尬,那時候她還說要我幫忙做作業,算了吧 我自己都沒有寫,而這樣的情況也只是持續了一小陣子,過後發言繼續。

只是老師們都喜歡這樣的人,積極、愛發言,很多時候這都給她在課上加了不少分,她自然也就成爲了老師們心中的“好學生”,可但凡有些料的人,那是所謂的“裝逼”——要說誰不會,我上我也行。此外,我也不否認,她上課時的認真,畢竟只有在認真聽講的情況下才能很好的去應和老師所說的話,什麼遲到曠課對她來講真的不存在。

組隊

在大學裏,她似乎跟很多人組隊,而我個人也有過一次,那是我內心一大創傷。

有趣的現象是,在大學裏,尤其是在前兩年,她跟很多人組過隊,很正常,可不正常的是她總會跟那些看班上比較牛逼的人組一塊,比如一開始我舍友,他個人的文筆或者學識至少還是有那麼一些,於是每次組隊她基本都叫他,重點是啥,作業有些都是我舍友做的,說個趣事,我也忘記了是什麼作業,只是我知道類似作文的玩意,那一天晚上12點多,都準備睡覺了,她纔去通知我舍友,那個寫了沒,舍友說沒寫,好了,安排上,當時整個小組只需要寫一篇,而他們剛好一個小組,結果舍友寫到凌晨4點,那時候我還問了舍友,你跟誰一組,他說xxx,她沒寫要我寫,不得不說有那麼點坑。那時候正值大一結束,但好像就沒組過隊了。

在之後,她跟誰組我也不知道了,只知道她很少有固定的搭檔,至於爲什麼會如此,一開始我也不明白,是不想要嗎?像她那麼愛發言的應該不會沒人要吧?但我組了一次才知道,她換了這麼多個小組真的是有原因的。

事情的源頭:

那是一次作業分組,她竟想跟我組隊,我說可以,而在此之前,我原本想着跟她舍友組,只是那時候她沒來,於是在組之前我便給她舍友發了信息,畢竟合作過。我便先跟她組了,至於她舍友來不來是她的選擇,但沒想到的是,她竟然把她舍友直接拉進來,我解釋道不要無緣無故拉別人,人家沒同意,興許跟別人組好了,結果她又說她沒有選擇,我.....算了吧,雖然我也很想找她組,但也不帶這樣硬着組過來。

但迎接來的卻是她舍友的誤會,作爲組長的我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便被她舍友懟了一句,“是我們所串通的”?當時我直接對着語言大聲的喊道,不是我啊,我什麼都不知道。說完她舍友便把我拉黑了,


聽到的我,瞬間炸裂,畢竟大學時的我也曾跟她組過隊,擼過串,玩過真心話.....至此內心永遠只留下一句sorry,我甚至都不敢去面對她舍友。當時我一度非常憎恨她,沒有她這些事根本不會發生,沒錯,只有恨。

到了下學期,或許是時間的原因,我慢慢的釋懷了,我曾很友好的跟她說起那件事,但一開始迎接的結果卻是“我的問題”,在爭辯的過程中,讓我感到絕望,那聲音,緩緩舒雅,又是顛倒是非,我瞬間啞口無言,說的我真的想投降,就這樣吧!我不再尋求答案。這一切都只怪自己,怪自己作爲組長沒能很好的溝通,怪自己不該產生與她舍友組隊的想法,更不該與她組隊...就這樣吧!

雖然之後她承認了錯誤,只是這樣的認錯來得實在太晚,我也沒再去向她舍友解釋什麼,越解釋越亂,誤會越深,而我也對她舍友充滿這愧意——對不起。

那次之後,一開始覺得,我跟她真的不適合做隊友,但與其他同學的談話我才知道,

那時候亦是最後一次作業的拍攝了,當時我給同學去當做羣演,過程中曾說起,xxx(她)與誰組隊,她們分別說,我跟他組過一次,就不想跟她組了, 我也是,不想跟她組了(跟她組過的人),當時笑了笑(同樣的想法),問到,爲什麼呀,她們說,你跟她組一次就知道了,我一併搖頭,我再說,不過我想聽原因,她說,簡單來講就是“事多”,我連連點頭。嗯,兩個字概括所有。

至於爲什麼會這樣,或許跟她上課的回答問題有關,說土一點,可能就是喜歡當大佬。但在我眼裏能力是前提。

她的興趣

唱歌是她的最大興趣,就像前面說的,第一個在羣上唱歌的人,唱的還可以,那時的我被她的唱功深深的吸引着,聲音很響亮,很獨特,跟她說話溫文爾雅的語調相比,真的有天然之別,她也曾在全民k歌,唱自己喜歡的歌曲,所拿的分數真的不低(聲調、音準沒得說),但凡我所聽到她唱的歌曲,評分起碼都是一個s以上,進入大學後的她也加入了藝海音樂社,其次她還報名了校園歌手比賽,雖然最終沒能獲獎,但她都能進入淘汰賽,起碼是有觀看的現場所唱的,記得那時候我總會去聽她的歌曲,甚至於有些時候是讓她直接發,在個人的微信上也曾收藏過一首——流年,那時候每當跟別人聊起時,我都會說有個人唱歌很nb的,說到優點時還是唱歌。嗯,唱得真的挺好的。

只是在後來,我似乎覺得沒那麼好,大部分原因是因爲有了對比,畢竟華聯的歌手層出不窮,哪怕她真的很厲害,但當我聽到更好的,或許我只會說她還可以,可能是聽到比她好的太多了吧!

網絡

在我的朋友圈中,她給別人點讚的次數,是我見過最多的,不論是老師還是同學,只要實在共同好友內,基本上都能看到她的點贊,而她時不時也會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比如逢年過節的一頓飯、與朋友的聚會等等,甚至於在某些時候,我基本都能知道她在什麼時候會發什麼內容,比如冬至一定有湯圓,再來,國慶的時候一定會發茂名的習俗照片,或許她媽媽就是茂名人,過年回老家一定發排骨蓮藕湯以及家鄉特產(糖蔥薄餅),但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沒錯,她的男朋友,在大一軍訓後,她便與我們教官談戀愛了,在學校裏,我總能看到她與教官在一塊,比如散步、喫飯等等,但以上的事,她從未發過一個有關朋友圈,至少我從未看到過,哪怕是一張合照、一頓飯,甚至是一場電影,從未看到。不張揚嗎,這似乎有點不像她啊!我也不曾問過說,你的教官呢,她從未回覆,懟回的一句話是,你問那麼多幹嘛(微笑表情包),我也不知道爲什麼

另外,從她的朋友圈我也感受到,她是一個善良,附有同理心的人,例如當她看到了悲痛的新聞時,她同樣會發朋友圈,基本上少不了祈禱的表情包,同樣會寫一些文字,並不是所謂的感同身受,但總能看到她感受到她的內心的那種善良,最近的一次即是“14歲孩子跳樓身亡的事件”她看到一篇推文後轉發了,寫了長長的文字,看上去至少15行密密麻麻,那應該是第一次寫了那麼多,雖然寫的一般般,但也完全發自內心,至少她真的被觸動到了。看得出她內心的那種惋惜,憐憫,而這樣的內容在她朋友圈真的不在少數,試問一個人總會對這些事用以自己的朋友圈發佈出來,不正是在用微小的力量呼喚愛嗎?這可以說是她朋友圈給我最大的感觸,因爲懂得,所以慈悲那是張愛玲寫的話語,也是她朋友圈上的個性簽名,我想,她的那些朋友圈正是在很好的詮釋這一句話。


她曾問我,是不是喜歡她,對於這樣的問題,我想過多的是好感吧!在進入大學前,在剛開始時,我對她充滿着絕佳的好感,畢竟她會唱歌,長的也很漂亮,聲音也好聽,那時候曾找她聊天,說各種各樣的話題,真的挺好。然而,在發生那些事後,我想我依舊羨慕她的五官,依舊不會否定她的優點,只是對比與她的缺點,那些也不是自己所能接受的,但我還是會保留對她的好感,比如偶爾還是會跟她聊聊天,跟她一起打王者(原本還想帶她,奈何一直跪)她以後會怎樣,那些在我眼裏的缺點會成爲她的絆腳石嗎,我也不知道,也不管那麼多,自己都自身難保了,再說了,別人的事關我p事,就這樣吧!

在寫這一篇時,她便跟我說,多寫好的,我說好不了,她說要互刪。我也接受了,只是在寫前把內心想跟她說的話先告訴了她,那些都是臺詞及語錄總結出來的話。

而她卻說,我是不信這些了,得別人告訴我的纔行。

有意思,這讓我想到了她曾說的話,小侯老師的話總會讓我去加油,一開始我很同意她說的,但也不知道爲什麼,只是在過多的交流中,我才發現,小侯老師總會以身作則,我們所經歷的痛苦煩惱她大都經歷過,當她跟我們說起時,我們總能有一定的共鳴,而所謂的雞湯,即是她所悟出來的道理,所以會讓我們充滿希望的去加油。

最後,既然你都說沒用了,還是祝你未來變得更好,其他的就不說了,要真的有疑惑或煩惱,可以跟老師們多溝通一下,她們巨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