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天津大學2020年十一假期只放4天假?

先說結論:從表面決定來看,本次放假安排有合理之處,可以理解;從治理邏輯來看,事件過程體現了天大的積弊,令人難過。下面依次簡單展開:

1.放假安排。

國務院的放假安排是10.1-8放假,然後前後各兩天調休上班,實質上是休息了6天。天大目前的安排是10.1-4放假,前後無調休正常教學,實質上是休息了4天,另外就是感覺不是長假。考慮到10.3,4都是週末,實際上只有10.1,2兩天的課程不能上(說不定還補課哈哈哈我隨便說的),那麼受影響的教學進度就是2天,按照國務院的方法呢,就是影響4天。

然後有的小夥伴說了:差這兩天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說:不知道,也許吧。我看到有的校友在回答時,結合自己目前大三的各種教學安排,講到了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感覺,我覺得在理。而且如果有正當理由,能擠兩天是兩天啊,那麼這個問題進入到下一階段:學校有沒有正當理由呢?

從目前的得到的零散信息來看,是有的。比如“15周前結束線下教學和考試”“不分單雙週排課”“防範冬季疫情爆發”等等。另外一個就是教育部之前下文說大家可以根據情況安排十一假期的事兒,我個人更傾向於跟疫情防控有關。

這時候又會有小夥伴問啦:你是不是沒看校歷?你在哪看見會提前放假啦?這事兒跟防範疫情有什麼關係?問得好,那麼咱們就進入第二部分,也就是我覺得天大做的不好的那部分。

2.治理邏輯

這次事件的始末,集中體現了天大在治校思路里,存在的“家長式”作風,而且是非常古典的那種。這也是我很難過的地方,應該也是激起很多校友反彈情緒的點。

學術慣例,下個定義:我理解中的“古典家長式”作風,就是“1.直接給結論;2.事前不溝通,事中不解釋,事後不公關(這是個互文);3.效率優先,不顧人情;4.決策部分不夠科學(當然這個可能是2的體現,未必是本身不科學)”。

這次的事件就是如此:和以往一樣,學校按照格式,公佈了國慶放假的安排;和以往不一樣,假期縮短了。那,原因呢?各位校友的回答裏舉了很多的理由,無非就是三種來源:1.自己推測;2.小道消息;3.從老師那裏問來的。唯獨缺少什麼?官方途徑。官方解釋下很難嗎?不難吧。那爲什麼不解釋,要麼就是沒意識到需要解釋,要麼就是覺得沒必要跟學生解釋。無論哪一種,都體現了不好的作風。如果在通知放假安排的同時,好好跟大家說一說,怨氣肯定還是有(畢竟想家人,想戀人,想祖國大好河山),但會好很多;甚至於學校目前很多針對疫情做出的教學安排調整,都可以講講;而且,學校也有機會說明下,如果在15周結束線下的教學和考試,那16-21周怎麼安排,是在學校線上教學下學期內容,還是讓大家放假回家。然而,並沒有。學校的做法就是給個結論,學生就只能知乎治校。我,很難過——我不想總在知乎上除了看到“爲什麼大家都覺得XX大學比天津大學好”,就看到“如何看待天津大學XXXX”。可是,學生滿肚子的委屈、不解、悲傷,又該對誰言說呢?缺少制度性的維權手段,那就只能走向私力救濟。

過往很多事件,循環着同樣的邏輯,以至於已經分不清,每一次吶喊的“勝利”,是追上的曙光,還是嗟來的歡愉。

我想看到的,不是奇奇怪怪沒有理由的政策,不是憤怒的校友在知乎上宣泄,更不是學校面對輿論的“一味妥協”或“置之不理”。我想看到的,是每一個事關學校發展、師生利益的政策出臺,事前都有各方主體的參與,聽到大家的聲音;事中都有人解釋來龍去脈,說明一二三四;事後出了問題,都有人認真公關,而不是輕易地推翻原有方案,或是假裝無事發生。

如果你覺得做得對,不用向輿論妥協,告訴我們爲什麼,相信自己的學生不是蠻橫之輩;如果你覺得做得不對,說句“抱歉”沒什麼,下一次也讓大家發表下看法,先出草案徵求下意見,也不難。相信學生是靠譜的治理主體,會收穫更好的模式,雖然沒那麼效率;給學生貼上“不懂事”“不講理”“不重要”的標籤,只能得到知乎上的“熊孩子”。

學校的權威不是附着於命令的嚴苛,而是構建於決策的科學;學生的愛意不是灌輸自校史的教育,而是萌發自日常的溫度。

其實在日常接觸的老師中,有很多做的非常好,思慮周全也很爲學生着想。而我相信她們不是個例,只不過在歷史長久滾成的巨大的車輪面前,單個人的力量都顯微小;不過話說回來,所有關心天大的老師和同學,包含知乎上認真發言的各位,每個人都努力一點,纔有可能讓天大走上更好的道路。望前驅之螢火閃爍,微光不亮一隅,應後起之攜手同行,皓月常明我天。

最後推薦個適合高中生,大學生,旅遊時等一切文青喜歡的軟件給大家:hope!不知道大家聽說說沒有,不好玩,來打我,謝謝!

轉自知乎:有酒窩的小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