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中年人,其實還是幼稚的

更一幅畫,步驟明天再發。

用到的工具有:晨光固體水彩,紅盒輝柏嘉油性彩鉛,霹靂馬油性彩鉛,獲多福細紋水彩紙。

這次以紅盒輝柏嘉油性彩鉛和晨光固體水彩爲主工具,霹靂馬油性彩鉛反而是輔助的。本以爲效果會不盡人意,沒想到最終效果還不錯(自認爲)。

價格便宜的畫材一樣可以畫出好的畫來,當然紙張的質量是很重要的,獲多福的地位不可小覷。

—————————

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畫過很寫實的人物畫了,除了瑣事太多,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心靜不下來。

三字開頭的年齡,明顯感覺到比二字開頭的要艱難很多。這個年紀的人,要麼放下原有的任性,向現實“妥協”,要麼開啓有別於青春期的又一場叛逆。

無論哪種狀態,不可否認的是,你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熱血澎湃、無牽無掛、不計成本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牽絆着你的人和事多的很,即使人際圈子再小,你也是時刻處在一張複雜的利益關係網之中。在掌控各種關係的同時,你也被關係所控制着。

年齡越大,就越覺得屬於自己的時間是寶貴的。而你擁有的越多,不可控的因素也就跟着越多。我們沒有那麼多精力去應付,所以才需要斷舍離,多留點時間做想做的事,還有必須得去做的事。

這麼一想,你就會理解人情的淡漠是很正常的。有些人不是真的淡漠,而是身爲凡人的他沒有精力去處理那麼多事情,維繫那麼多關係。更何況,他連自己的情緒都難以處理好,又如何好去苛責其他?

—————————

我們總說身爲成年人,情緒就應該穩定,其實很難,而中年以後只會更難。

因爲你不但要負擔自己的不確定因素,還得負擔別人的,與日俱增的閱歷也會不斷刷新着你的眼界,衝擊你的情緒和思想。

從青年邁入中年這一過程所經歷的事是沒人教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版本,感悟也不盡相同,全靠自己摸着石頭過河。遭遇挫折也不會再有人像哄孩子似的來安慰你,即使安慰,說來說去無非“這就是人生”這類毫無營養的大道理。

某一天,你突然發現自己成了家裏的頂樑柱,從以前那個只需聽命服從的執行者,搖身一變成了家人所依賴的決策者。可你並沒有完全做好準備,就像一個職場新人,總是焦頭爛額,總是慌亂,卻還要裝出一副處事不驚、胸有成竹的模樣,以安撫家人的情緒。

你看上去是成熟的,但你知道自己實際上並沒有那麼成熟,無堅不摧。更多時候,你暗自想要有個更成熟的人能夠來承載你的情緒和負擔。

所以我不相信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成熟”,也不覺得幼稚就是過錯。即便是思想深邃的哲人,他們那與衆不同的見解在廣大俗人眼裏,不也經常被視爲不接地氣的任性和幼稚嗎?

每個成年人都有孩童般的一面,只是看展露的場合和方式對不對味。以成熟標榜自己,這種行爲的本質就還是幼稚的。

而又幼稚又成熟,纔是人的常態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