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的法則

 

  不是所有的人都一樣對待,一句溫暖的話猶如一股暖流,通達心裏。一句的刺痛的話猶如利劍,句句讓心流血。現代職場,今非昔比,一位員工從初選到適用,到認同到忠誠,到合作相互搭臺,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不存在誰高高在上,不存在誰會佔據優勢,是彼此各方需要坦誠相待,需要內心深處的不斷碰撞纔會達成心照不宣,實踐證明,不是一味順從就是好搭檔,而是誰的高度上觀點更趨於完整。員工流失,包括企業的後備培養人員不能德善其心,其身,不能演變成對組織未來發展有利的共同體,人才流失,最直接的責任人就是決策者,人力資源部門用心維繫和打造的培訓願景結構都不能足矣撼動人的思維和決定。

  同樣一句話,說出來,讓在場的人員,深諳背後的用意,全盤托出即失去話語本身具有的深刻含義,當意識到這句話猶如利劍一樣,刺痛所有人內心的時候,不會產生任何共鳴,而是相反,不會起到聚焦的作用。未來企業的願景是要通過每一位成員充分理解認同並實施戰略決策的結果,授權的真實意義是放手,而不是將信將疑,或者用有色眼鏡去察言觀色。

  鐵腕手段已經完全不適用現在這個瞬息萬變時代,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早已被更切合實際的管理方式所替代,是如何賦能員工,激發成員和中間層的決策手段,其真實意義是讓執行層獲得對事物決策能力的把握,如果整個環節都被一種壓抑所控制,那麼整個過程就毫無激勵的作用。每一個人都有各抒己見及判斷事物的能力,而且要堅定不移的以信任爲根基,就像我們小時學騎自行車,不放手,學騎車的人永遠不會獨立駕駛。真正的駕駛是駕馭,而不是放不開手。想要馭人,必定以心換之。真正有能力沒能力的人都一樣存在棱角,這種棱角恰恰是未來組織所必須的能力,穿越荊棘後纔會是通順大路,纔會順利抵達目的地。

  要有共同的願景和打造共同的事業,最後纔會真正成功,要讓所有核心人員參與組織未來發展的決策,一言堂絕非明智之舉,不要慨嘆沒有合適匹配的人員,先要問下自己的心,改變自己的心開始,每個人都要昇華自己的心性,這種昇華將是未來組織發展的必然,猶如火箭發射成功關鍵在離開地面的瞬間,他耗費的能源將是最高。主宰未來方向的是後續階段,是激發核心成員潛能,讓他們獲得心聲,從而幫助更多的人找到心聲。

  能夠意識到未來行業競爭的趨勢是合作共贏,是發揮每一位志同道合援手的內在動力是決勝的關鍵,是分權治之,而不是集權於一體,大家都壓抑,都被困在水深火熱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用心,體現價值,獲得認同,纔會集中所有的力量,放權的更聰慧的意義是更好的集中力量,集中力量纔會有有爆破力,纔會有共同的目標。能夠預測到未來的最高境界是放權,讓核心成員參與未來方向的決策纔是聰慧的舉動。大智若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