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暗示你身邊的她嗎?

最近文章發出去就是三五十個贊,這讓我反倒很恐慌,恐慌的是支持我的粉絲對我內容的認可度,這誠然是實話。今天看了百家號畢導的直播,其中也提到了短視頻創作日更與否,他個人的觀點是日更會降低質量,看你究竟是想要量還是想以內容爲王做出高質量的創作,這誠然也是實話。

寫作行業恐怕只有寫小說的、寫書的、寫網文的才能每天日更至少一章吧!就像饒雪漫提及自己寫東西的時候一天能寫1萬字,我們知曉別人是高質量的輸出,很多情況下是我們的視野覺得別人成功了,這纔會自信心不足。

不知覺我已日更22天,草稿箱也沒有屯下幾篇文,更文的意義首要是培養自己的寫作習慣。其實哪怕一小段也行,當你回頭看的時候,你甚至不相信其中的某些段落出自自己之手,那將是美妙的。

看不少作者都悄悄的在點贊,一週、十天、半月都不寫一篇文,我看到了就會去問一下,給予一點點肯定,示意其好久沒有更文了,這是會點醒人得舉動,我甚至提醒過簡書老闆簡叔,談及他最近幾年沒有寫“他和簡書的201*”系列的時候,簡叔停頓了,他覺得那些富有情懷的文字“矯情了些”。

每個人尚且有自己停筆的緣由,但不論如何,不要輕易對自己說告別,短暫的停歇往往只有兩種結果:①厚積薄發;②徹底遺忘。

當別人對自己的關心不夠縮減於往日;當別人不再找你聊天;當別人喫飯的時候不再給你夾菜;當別人字裏行間帶有匆忙的結束,都應該敏感一些,刻意的不刻意的正因爲敏感而把自己濃縮的更爲細心了,當然了這是我的爲人標準。

也時不時有簡友闖進你的簡書,給你發一條簡信,或是憂慮或是感激,或是疑問或是讚美都該是我們最美的回憶,不論有多忙,總該去回一回這條簡書版“Email”。

故事還是最誠實的自己去實踐,譜寫出來才更具意義,就像有些人討厭知識類博主,他們所謂的乾貨只是“乾貨”而已。

如果說一碟菜、一杯水、一個人這些碎片支起生活,那麼一個字、一張圖、一首歌就是支起文章的道具。

我願攜爾同行,踩上巨人的肩膀,我願將支離破碎用比三秒還強勁的齊心劑重新黏貼,那躺在心底最牽掛的記憶就是我最坦白的靈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