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品读183|晁错论——祸由自取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其人物史论中写了大量的翻案文章,别出新见,发人之所未见,启人之所未思。晁错曾提出削藩建议,后被汉景帝所杀。晁错之死,人多叹息,苏轼却翻空出奇,以独特的视角,一家之言,写就《晁错论》,阐述了晁错受祸原因,提出了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国家安定应挺身而的主张。

《晁错论》全文大意是这样。天下的祸患,最不能挽回的,莫过于表面上安定,而实际上却存在隐患着,这种隐患不去想方设法解决,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只有那些仁人君子、豪杰人物,才能够挺身而出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求伟业。国家安定时,触及祸患又能平定,才能让天下人信服。祸乱发生却躲躲闪闪,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天下人自然会责难。

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室,建议景帝削弱山东诸侯各国的实力。于是山东诸侯各国以杀晁错的名义共同起兵。景帝就把晁错杀了来劝服他们退兵。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白其中部分原因是晁错自己造成的。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他事先预料有决堤、漫堤等危险,于是从容地治理取得成功。七国那样强大,突然想削弱它,自然会起来叛乱。晁错挑起七国之乱,不挺身而出,却想留守京城,让景帝御驾亲征。自己是个引发祸乱的主谋,选择安全避开危险,这就是让忠臣义士们愤怒不平的原因。在这个时候,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按情理来说,皇帝御驾亲征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这时正好给袁盎进谗言的机会,达到目的。假若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担平叛重担,夜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严阵以待,让君主不至于受到烦忧,那么皇帝就会不觉得七国叛乱有什么可怕。纵使有一百个袁盎,也不能离间他们君臣关系。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伟大的功业,那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计策。假如晁错自己亲自带兵去讨伐七国,不一定就不会成功。只因他一心想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兴,奸臣正好趁此钻了空子。晁错企图保全自己的性命,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

这篇文章总结了削藩失败是晁错被杀的原因。苏轼认为,晁错被杀,首先有七国叛乱给皇帝造成的压力和受到政敌中伤的原因,但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即晁错自己也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才给了政敌攻击他的机会。同时,作者通过对晁错改革失败的叹惋,表达出自己愿意为国效力但有志难展的抑郁心情。

首先,阐明七国叛乱给皇帝造成的压力和受到政敌中伤的原因。先是概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实有不沣之忧”,暗示汉景帝时国泰民安的表象下隐含着的诸侯之患。接着,以患为中心,从“坐”“起”两方面进行分说。“坐观其变”而不对祸患采取防范施,那么祸患便会蔓延到无可效药的地步;“起而强为之”而不等待时机,则天下也同样不能保持平静安定的美好局而。用“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者之所能也”,概写出历史上的失败者,又通过对晁错的具体描写,暗含着对晁失败原因的评论。这两句是论说的中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上承“起而强为之”;“荀以求名者”下启“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后而,“天下治平”几句,暗写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几句,又虚写七国起兵后晁错的态度和反映。

其次,指出晁错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致使政敌攻击。西汉社会时期诸侯的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着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晁错继贾谊之后,屡次向景帝提出削藩建议,他说诸侯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景帝采用他的策略,于是出现了七国之乱的局面。后来由于言晁错被杀,后代之人多为尽忠而蒙害的晁错而悲叹。但苏轼这里却一反传统老调,认为晁错获罪是由于“有以取之也",从而使文章独辟蹊径、不同凡响。作者一方面紧扣史事,另一方面却引发自己的观点,先提出“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观点。之后便旁征博引,用大禹治水的凿龙冂、决江河和溃冒冲突的事件来举例论证,提出“事至而不惧”、“徐为之所”才能成就大事,以此而暗中指责晁错的临危而逃的行为。苏轼认为削藩应该逐步进行,而不应突然想削弱它,骤削则必然导致七国之乱,这便是“无故而发大难之端"。

第三,表达自己愿意为国效力但有志难展的抑郁心情。《三苏文范》评为:“此薮句发得如平波静懒中忽跳起高浪”,然而运用两个条件句,从反面对晁错做出假设,把文章跳起的高浪又推向了更加深远广阔的海面。“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意思是,假若吴、楚等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担这一危险的平叛重担,夜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向东边严阵以待。这是假设晁错并未临危而逃,“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让自己的君主不至于受到烦忧,那么皇帝就会充分依靠他而不觉得七国叛乱有什么可怕,这是假设晁错不使人主自将。那么纵使有一百个袁盎又怎能使晁错获祸。最后,在慨叹历史之时,再一次指出临危而逃自固其身是晁错取祸的主要原因,从而起到了突出题旨的作用。作者生活时代,治平已久,文恬武嬉,积贫积弱,作者思治,故此论实为有感而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