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大紅燈籠,不僅用來照明,也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燈籠,是古代燈具的一種。在舊時,燈籠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處都能見到燈籠的影子。中國的燈籠,不僅用來照明,也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在婚慶壽禮、商鋪開業、節日慶典時,都少不了吉祥喜慶的大紅燈籠。舊時的私塾開學前,父母都要爲子女準備一盞燈籠,然後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這一習俗稱爲“開燈”。

“燈”與“丁”語音相近,因此還意味着人丁興旺。所以,過去很多人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檐下或客廳裏。

不過,最令人遐想和期盼的還是元宵節的花燈。元宵節張燈的習俗,始於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他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傳旨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蘇州民間的金魚蓮花燈,象徵着年燈敬佛,士族庶民則在家裏張燈。後來,這種佛教禮儀逐漸演變成民間一個盛大的節日。

關於元宵節張燈的由來,在我國民間還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非常生氣,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晚上到凡間放火,把凡間的人畜統統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百姓們無辜受難,於是她偷偷下到凡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百姓。後來,有一個聰明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讓百姓在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這三天張燈結綵,燃放煙花爆竹。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現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便認爲是天兵放火燃燒的火焰。此時,天帝心頭的怒火才漸漸消退。因此,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的燈籠,以此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成爲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綵藝人的繼承與發展,燈籠品種愈益豐富,製作技藝也越發高超。


中國的花燈藝術,綜合了繪畫、剪紙、紙紮等諸多工藝,利用各地出產的竹、木、藤、麥秸、綾絹、金屬等材料製作而

成。花燈種類繁多,主要有宮燈、紗燈、棱角燈、樹地燈、禮花燈、在我國民間歷代製作的花燈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爲著名。宮燈因多爲皇宮和官府製作和使用,故得此名,是馳名世界的特種手工藝品。

宮燈的造型極爲豐富,有四方形、六方形、八角形、圓球形、葫蘆形、盤長形、套環形、雙魚形等。其中,尤以六方宮燈最爲著名。

紗燈是用麻紗或葛麻織物做燈面製作而成的,多爲圓形或橢圓形。紅紗燈,亦稱“紅慶燈”,通體大紅色。在燈的上部或下部,分別貼有金色的雲紋裝飾,底部配以金色的穗邊和流蘇,美觀大方,喜慶吉祥。


元宵節還有一種神奇的燈籠,稱爲“天燈”。這種燈籠是用白色宣紙糊制而成的,造型很像孔明帽,故而又稱“孔明燈”。孔明燈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將其送上夜空。孔明燈有大有小,在冉冉升起之後,猶如一個個閃爍的火球,載着放燈者的祈願,隨風飄向遠方,與夜空的繁星融爲一體。

分享給最簡單的燈籠給大家,下面這種應該算是紗燈的一種,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剪剪吧。

1、取一張正方形紅紙,沿中線對摺

2、在摺好的彩紙上畫好燈籠圖案,下面這個圖案是最簡單的,相信大家都能畫出來。

3、沿着畫好的圖案用剪刀剪下來。下圖就是最終的剪紙燈籠,這個燈籠是最簡單,可以用來給小朋友們交手工作業。

以上便是燈籠的剪紙分享,儘管隨着時代的發展,現代生活中人們基本不需要燈籠照明瞭。但是,每逢佳節、婚慶典禮這樣的喜慶日子,燈籠仍扮演着重要的裝飾角色。燈籠所代表的吉祥、喜慶的寓意卻是恆久不變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