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邊邊(43)

宜昌邊邊(43)


△清真寺大門

四三、鼎力相助

從王俊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1951年回族集.資購買十臺手搖襪機,籌建回民襪廠未果;1952年,政.府撥款一千元在東門外正街創辦回民油布雨傘廠,請了兩名技師,安排了學工十六人,"由於銷路不暢,收支不平衡,只辦了一年就歇業。"1954年成.立市搬運公.司時,組織十六名回族青年成.立回民小隊獲得成功,可惜就是賣苦力。1963年,政.府撥款五百元,在窯灣鄉撥出二十四畝土地,在原牛.奶廠(3A小區)創辦回民農場,共有農工十三人,當年純收入五百三十七元,這可是了不起的成功,1965年,回民農場併入市果園大隊。

和史料中所承認的那樣: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清真寺組織辦了一些企業,在當時對安置部分回族穆斯林就業起了一定作用,但經營效益不佳,往往時間不長就停業了。"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曾經辦起過一個以玻璃製品爲主的回族貿易經銷部,四年多一共獲得純利潤二萬五千多元,但後來也因虧損而停業;1.9.82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還開辦過一家清真食品廠,開始的時候很紅火,還一度很有名,但終究逃不出倒閉的命運。

1956年,全市分散的十幾戶回民小喫店合資在雲集路致祥路口辦了一家回民飲食店,到19.6.4年擁有職工三十餘人,紅燒牛rou、牛rou大包、炸油饃而聲名遠揚。筆者當然喫過很多次,尤其對那種油饃印象深刻。由於城市改造,這家店1974年遷到環城東路,1.9.82年遷到東門外正街,現在似乎一點印象也沒有了,不知還是不是存在。

1974年,市飲食公.司在解.放路原長江面館的原址上開辦了國營回民餐館,並從回民飲食店調來人手,還聘請了技師指導,以經營牛rou包子和牛rou面爲主,因爲味道好,做工到位而一舉成名,那個年頭,兩個味道鮮美的牛rou包加上一碗牛油濃郁的牛rou面,是筆者和小夥伴們最多的選擇;而1976年該館遷到二馬路和福綏路交叉口繼續經營以後,擴大了範圍,增加了炒菜,也曾經是我們一飽口福的去處。就是後來有些不地道的風言風語流傳,纔去得少了。

於是,就不得不讓人聯想起回族食品的第.一鮮明特點就是主食中麪食多於米食。正因爲麪食是回族人.民的傳統主食,其品種之多,花樣之新,味道之香,技術之精,都是無與倫比的,自然會成爲美味佳餚,令人一喫爲快。同時回族人會做飲食也和伊.斯.蘭.教的教義有關,因爲伊.斯.蘭.教倡導食用牛羊雞鴨魚等rou,禁止食用豬驢騾及兇禽猛獸之rou。所以那些回民餐館裏的牛羊rou、包括牛羊雜碎都是做得很地道的。

不過,宜昌一直由回族經營的牛羊屠宰業解.放前一直由私.人經營,1956年公私合營的時候才成.立了合作小組,負責供應回民的牛羊rou,並在環城東路(東門口)設立了回民rou食品供應點。據史料上說,1965年該供應點遷到獻福路中段,上世紀七十年代,筆者在新街上班,天天從那家門店經過,似乎生意一般,不溫不火。

在我的記憶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位於楊岔路的市rou食品加工廠(俗稱屠宰場或者rou聯廠)也同樣殺牛宰羊。筆者有一個好友當時就在那個廠當屠宰工,就曾經給我們表演過尖刀殺羊的技術,所以印象深刻;同樣留下印象的應該是1.9.80年回民牛羊rou供應點又遷回到東門附近以後,或者說就是現在就在肖家巷清真寺左側的那家小小的牛羊rou店,因爲都說那裏的牛羊rou不注水、或者說少注水,很受歡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