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正“消失”?北大教授: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沒有希望 1、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之一:講求靈活性 2、以喪葬之禮爲例,傳統文化不是“過去的東西” 3、傳統文化於你我而言,是“胎記”

文|顏小二述哲文

中國的傳統文化正在逐漸“消失”,顏小二不止一次聽到或見到過這樣的質疑,甚至是“哀嘆”。

有人說傳統文化是“落後”的,是“陳舊”的,是“無價值”的。他們把它的“長壽”當成批評的“資本”,以此證明它“古老”。

明明是追求地久天長的人,卻將“古老”與“無用”劃上等號。

這是當代人的傲慢。

關於傳統文化,被批評最多的,莫過於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喪葬之禮,而改變比較大的,大抵也是這喪葬之禮。但是,北大的一位教授,卻在世人都背對“喪葬之禮”的時候發出這樣的聲音,吳飛教授說:

“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徹底沒了希望”。

不知這位北大教授,是在爲“傳統喪禮”正名,還是爲“傳統文化正名”,顏小二這裏看着像是傳統文化。因爲這“傳統喪禮”,便是這“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後文中,顏小二爲了說明這傳統文化中咱到底繼承了啥,爲何傳統文化的生命力這般頑強,會說到喪葬之禮,所以,這裏姑且就藉着北大教授的話頭,來說說傳統文化的強大與珍貴之處吧。

1、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之一:講求靈活性

在討論傳統文化是不是正在消失以前,我們需要明確,文化是具有“彈性”的,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既定形式,它有其靈活性的內在精神。就現代文明衝擊之下消失的,是客觀化的既定形式,而並非中國文化精神。而我們要傳承的,是文化之“道”,我們要紀念的,是過去的文化之“器”,我們要創造性繼承和改造的,則是新時代的文化之“器”。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很大的領域,籠統來說太大,這裏直接以儒道爲例,來說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

道家老子曾說“反者,道之動”,儒家孔子也曾大肆讚揚“中庸之道”。道家老子也好,儒家孔子也罷,一個說自然無爲,一個講積極有爲,即便二者在表達方式、言語上甚至處於“對立”,但是道家老子眼裏那“物壯則老”的“道”,以及孔子那“無可無不可”的“庸常”,無不在告訴我們,爲人處世時,面對“世界”時,要注重“靈活性”。

僵化纔是真正的“死局”。

這種“靈活性”,是“墨守陳規”的“天敵”,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擁有無限生命的“重要原因”。

2、以喪葬之禮爲例,傳統文化不是“過去的東西”

對於傳統文化的理解,我們不能僅僅將他們理解爲“過去的風俗”、“古書上的文字”,這樣去看待傳統文化,實則是沒有體會“文化傳承,傳承的不是既定的文字、更不是僵化的形式,而是背後的精神”這一理念的體現。

舉個例子,儒家思想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相對比較有代表性的學派,而儒家思想在喪葬之禮上有諸多“規定”。因爲時代的進步,許多過去視爲爲人子必須遵守的“規定”如“守喪三年”被廢除,當代的喪葬之禮無論在形式上、還是規模上等等,都顯得簡單許多。這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背棄?並不是這樣。

儒家喪葬之禮發展千年,有諸多繁文,但這些繁文縟節背後的出發點,在於對逝者的感恩與尊敬,比如孔子所提倡的三年之喪,其依據在於我們出生要“三年才能免於懷”,即我們出生三年以後才能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獨自奔跑。

也就是說,我們要繼承的不是傳統文化那與當前時代大環境有些格格不入的“形式”,而是這些形式背後的“精神”。對於這種“精神”的繼承,我們從未間斷過。

3、傳統文化於你我而言,是“胎記”

綜上所述,在我心裏,傳統文化從來沒有“消失”過,而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不在於繼承“形式",而是”精神“。我們當代中國人精神面貌、當中國人面對大是大非、大危難時,舉國上下其利斷金的“團結”與“和諧”,實則都是幾千年來中國文化積澱的結果,我們在潛移默化間繼承了中國幾千年一脈相承的“精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也將形成一種特色鮮明的文化。傳統文化對於我們而言,就和我們的“國籍”一般,極具代表性,對我們來說,是的“胎記”一般的存在。而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絕對不是僵化套取傳統文化在過去曾“穿戴”過的古老“形式”,而是繼承那超越形式之形而上的“精神”,這也是國外難以體悟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嚴正聲明:本文僅由顏小二述哲文獨家發佈,其餘賬號及“本賬號非本平臺”發佈皆爲冒充、侵權,全網維權。

參考資料:《中國哲學概論》、《老子》、《莊子》、《論語》等。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兩週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

想持續瞭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電影、文學作品、人生百態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顏小二述哲文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