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插班生辛棄疾

  想象一下假如你讀書的時候來了一個插班生,第一次考試數理化滿分,就當大家以爲他專攻理科的時候,政治歷史卷子發下來也是滿分。有人說他只會死讀書,結果校運會上他甩開膀子拿個5000米第一名。這樣的人是不是會讓你又敬又妒啊。

  話說南宋的時候也有這樣一個猛人,或者說比這還猛得多的大猛人。他就是辛棄疾。

  辛棄疾出生的時候,北宋已經滅亡,他生在當時金朝統治的地方。他由爺爺撫養大,衆所周知,由爺爺養大的人一般都比較生猛,例如葫蘆娃兄弟。辛棄疾也不例外,從小就被爺爺灌輸收復失地的思想,在他長大後他準備回到南宋去當插班生,但是南宋當時對這些由金朝統治地過去的插班生很歧視,於是他想就不能這麼空手過去,於是去金朝的首付轉了一圈,把那裏的佈防,營壘等一系列部署都記了下來,並繪製成了地圖。這就是活脫脫的007啊。接下來他又聚起了幾千人的隊伍參加了當時的起義軍來對抗金朝,後來隊伍裏出了叛徒,殺了起義軍的首領投靠了金朝,辛棄疾率領50個人衝進五萬人的金軍大營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叛徒給抓了回來,這時他又由007化身成了常山趙子龍,出入萬軍從中如探囊取物。    宋孝宗一看,猛人啊,人才啊,重用重用,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當時的朝廷重用主和派,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棄疾這種主戰派完全得不到重用,發派地方輾轉當着各種小官,壯志難酬的他只能把精力和憤懣發於文字,甚至有二十年是在江西被閒置的,放下長槍拿起紙筆的他竟寫出了一首首絕世之詞,成了一代大文豪。不管辛棄疾怎樣吶喊收復失地,臨安的當權者是不會聽到的,或者說會假裝聽不到的,朝廷在他五十歲的時候竟然讓他去武夷山主持道館維修,這樣的日子直到他退休,黃鐘譭棄瓦釜雷鳴,息哉!辛棄疾最後在悲憤中鬱鬱而終,去世的那天夜裏還大呼三聲“殺賊”,痛哉!

  用文能提筆平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用這個來形容辛棄疾毫不爲過。他二十六歲就給朝廷提交了著名的軍事論文:《美芹十論》,後來還有《九議》,他還有幾個觀點:於虜騎互相出沒,彼進吾退,彼退吾進,不與之戰,務在奪其心而耗其氣。這是什麼?這是毛主席都推崇的游擊戰啊!

還有他三十歲時就預言金國六十年後必亡,金國滅亡之後蒙古纔是真正的大患。果然六十二年後,蒙古幹掉了金國,後來把南宋也收拾了。

神一樣的策略,神一樣的預言,沒有一點戰略眼光是無法達到的。結果呢?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也許你覺得你懷才不遇,那麼你看看辛棄疾,或許你心裏會好受些。現在畢竟不一樣了,社會還是有很多機會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積累了一定的能力,說不定就能跳出你現在的地方,去兌現你的才能實現你的夢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