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可說”“不可修”之境

兩個世界


1. 我曾經跟禰說過,請把黑暗帶入光明內,把罪咎帶入神聖之境。2 我也曾說,錯誤必須在它的源頭修正過來。3 因此,聖神只需要禰獻出禰那一小部分,也就是那好似分裂出去的小小念頭。4 其餘的部分,全是上主的事,禰無需其他的指引。5 只有禰那既瘋狂又錯亂的念頭有待拯救,因它在錯覺妄念下自恃爲圓滿而全能的上主之子,獨立稱王,以瘋狂的暴政強迫禰服從,淪爲它的奴隸。6 這正是禰認爲自己由天國偷走的那一小部分。7 把它還給天國吧。8 天國絕不可能失落它,倒是禰會因此失落天國的慧見。9 現在就讓聖神爲禰取走那一小部分吧!也就是禰分裂出去的衰弱王國,它困在黑暗中,不能不發動攻擊來保衛自己,靠仇恨來壯大自己的聲勢。10 然而,上主之子的這一小部分,即使陷於防禦的堡壘,依舊不失它的圓滿、神聖、平安、莊嚴,絲毫不受禰存心堵塞它的重重障礙所困囿。


2. 不要再搞分裂了,因真正圍繞着它的“那一位”,已爲禰帶來了合一,祂還要把禰陰暗的禮物放回永恆的光明。2 這事究竟怎麼成就的呢?3 其實,簡單無比,完全是靠禰這小小王國的現實真相。4 也就是禰肉眼所見那了無生趣的陰暗荒漠。5 那荒涼的景象被扭曲到這一地步,禰爲了限制自己的意識而製造出來的這具身體,所傳給禰的信息又是如此卑微有限、殘缺不全,如此荒謬且無意義。


3. 這些神智不清的信息,好似在充滿形體的世界兜了一圈,然後又回到製造它的心靈內。2 這些信息搖身一變而成了世界的見證,證明世界的真實不虛。3 因爲是禰派遣這些使者爲禰帶回這些信息的。4 他們傳給禰的信息,只限於表面現象。5 沒有一個信息能夠顯示出現象下面的深意,只因身體無此能耐。6 肉眼看不見,感官覺不出,口舌也無法言傳現象之下的深意。7 只有上主能夠領禰一探究竟,只要禰真心願意跟隨聖神,穿越那看似兇險之地,且信任祂絕不會遺棄禰。8 祂絲毫沒有嚇唬禰的意思,只有禰最愛嚇唬自己。9 恐懼一出現,禰就忍不住想要棄祂而逃;而祂卻一心想帶禰度過難關,更上一層樓。


4. 恐懼的小天地就藏在肉眼所見的那一層次底下,它成了整個世界的存在基礎。2 它下面的幻相、妄想、瘋狂、攻擊、憤怒、報復、叛逆,全是爲了庇護罪咎而形成的,而世界又是爲了隱藏這一企圖而形成的。3 罪咎的那些陰影一旦浮現出來,世界最表相的一面就全都籠罩在黑暗下,使人陷於孤獨絕望而了無生趣。4 然而,這一罪咎的強烈程度卻被世界一層又一層地掩蓋住,讓禰認不出罪咎與掩飾它的世界其實是同一回事。5 身體無法看破世界的陰謀,因爲身體本身也是爲了掩飾罪咎而形成的,故絕不會讓禰看清這一真相。6 爲此,肉眼從不着眼於自己的罪咎。7 它們只會去看罪咎要它們看的東西。


5. 只要禰還相信罪咎的真實性,身體就不能不唯唯諾諾地接受罪咎的指使。2 罪咎,說穿了,只是把身體變得沉重、晦暗而讓禰看不透的一種幻相,它是自我思想體系的真正基礎。3 禰很難看出身體薄弱與透明的一面,除非禰着眼於它後面的光明,4 禰纔可能看清身體不過是懸在光明之前的一片輕薄面紗而已。


6. 那看起來沉重無比的障礙、堅實如巖的人造地基,好似銅牆鐵壁,其實只是一團低垂的烏雲,擋在陽光前面。2 它那無法穿透的外表,純粹是個幻相。3 一遇到高聳的山峯,就會輕輕退讓,絲毫阻擋不了嚮往陽光而決心攀登頂峯的人。4 它甚至擋不住一粒釦子掉落,也承受不了一根羽毛。5 沒有東西能駐留其上,因爲它是一個虛幻的地基。6 禰只需伸手輕觸,它就消失了蹤影;禰若企圖捕捉它,也一定撲個空。


7. 然而,禰不難在這團烏雲中看到整個世界的生起。2 堅實的山巒、湖泊、城市,有如海市蜃樓浮現在禰的想象中;而禰根據自己的知見所派出的信使,又會從烏雲那兒回來向禰擔保那個世界真實無比。3 芸芸衆生不只影像鮮明,行動舉止都活靈活現;他們的外型變化萬千,有時可愛,有時古怪。4 只要禰還熱中扮家家酒的遊戲,他們就會輪番登場表演給禰看。5 不論禰想在世界裏玩多久,加入多少自己的幻想,請禰不要把這世界跟隱身其下的真實世界混爲一談,更別企圖把它弄假成真了。


8. 禰也應當這樣看待罪咎那團烏雲,一眼看穿它的假相,不再把它當成真人實物。2 禰若穿越過去,纔不會撞得鼻青臉腫。3 禰內的“嚮導”領禰穿越之際,必會同時教禰看出烏雲的空無,因爲一個光明世界就在它的下面,烏雲無法在那世界投射任何陰影。4 那些陰影只會投在烏雲上端的世界,因爲它與光明仍有相當的距離。5 但它是無法侵入從烏雲到光明之間那塊地方的。


9. 這光明的世界,燦爛的天地,纔是真實世界,也纔是罪咎與寬恕的交會點。2 禰若由此向外瞻望,世界顯得煥然一新,毫無罪咎的陰影。3 在此,禰已被寬恕,只因在此,禰已寬恕了每一個人。4 新的知見由此而生,禰會看到萬物閃爍着純潔無罪的光輝,因爲它們已被寬恕的清泉洗淨,滌除禰投射其上的一切邪念。5 在此,上主之子不會受到攻擊,反而處處受歡迎。6 在此,禰的純潔無罪等着爲禰打點行裝,保護禰,幫禰準備好踏出內在旅程的最後一步。7 在此,它開始褪下罪咎那黑暗而沉重的外衣,純淨無比的愛會溫柔地取代罪咎。


10. 連寬恕也不是這一旅程的終點。2 寬恕雖能造出美妙之物,卻沒有創造的能力。3 縱然它是療愈之源,但它充其量也只是愛的使者,而非愛的源頭。4 在此,上主會親自引導禰,自由無礙地踏出祂最後的一步,因爲此地已無任何東西妨礙得了愛活出自己的真相了。5 越過寬恕的聖地,繼續向心靈深處推進的那一步,可不是禰所能踏出的,禰是被它保送到一個截然不同的新天地。6 禰終於抵達了光明的源頭,此地不再有知見,不再需要寬恕,也不再變化無常。7 禰只是被祂“知道”了而已。


11. 本課程只能將禰導向真知,然而真知本身卻超乎本課程的能力範圍。2 我們不必勉爲其難地討論那超乎言詮之事。3 我們只需記住,凡是已抵達真實世界的人,註定會超越過去的;只是,超越的方式絕對是禰後天學來的那一套所望塵莫及的。4 學習的盡頭,即是上主的起點,一切學習到祂這兒就結束了,因爲祂是圓滿的。祂開始的那個起點是沒有終點的。5 我們不必爲那“不可說”或“不可修”之境枉費精力。6 那已非學習能力所能及。7 但我們必須爲真知之境準備自己,這是我們不能不修的功夫。


12. 愛不是學習來的。2 它的意義存於自身之內。3 當禰終於全面認清了愛“不是”什麼之時,學習就結束了。4 然而,愛所“不是”的那一切最多隻是有待化解的一些干擾而已。5 愛不是學習來的,因禰沒有一刻不知道它的真相。6 當上主臨在禰內時,學習變得一無所用,祂對禰的認知及禰對祂的認知,遠遠超過了任何學習,而且還會使禰過去所學的一切變得毫無意義。從此,愛的真知以及愛的唯一真諦才能一舉取代了禰的學習。


13. 禰和弟兄的關係也會從那魅影幢幢的世界救拔出來,那原本不神聖的目的必會安然穿越罪咎的重重關卡,接受寬恕的洗滌,重新安穩且榮耀地紮根於光明世界。2 這關係會由光明世界召喚禰跟隨它前進,它會溫柔地帶禰越過黑暗,把禰安然送到天國門口。3 禰與弟兄結合的那個神聖一刻,其實就是超乎寬恕之境所送來的愛之使者幫禰憶起那超乎寬恕的世界。4 然而只有透過寬恕,禰纔可能憶起這一世界。


14. 當上主的記憶在神聖的寬恕之境浮現於禰心中,禰就再也記不得其他事物了;記憶便與學習一般失去了作用,此後,禰的生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創造。2 但除非所有的知見都被洗滌淨化、徹底清除,禰纔可能真正知道生存的目的。3 寬恕只會撤銷本來就不真實之物,消除了世界的陰影,溫柔無比又萬無一失地把它保送到光明世界,那兒只有嶄新且純淨的新知見。4 如今,禰終於找到存在的目的了。5 平安就在那兒等候着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