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喇那拉氏·如懿3-2:大清朝最为悲情的皇后2

作者:文元,历史畅销书作家、历史文化学者,曾出版精品图书《道光平叛》、《弱势守土》。


 乌喇那拉氏·如懿《如懿传》中的如懿,历史原型是乾隆第二位皇后,为什么说又是清朝历史上最悲情的皇后呢?

(接上篇)

4

在后宫中那位小乾隆16岁的令妃,开始颇得乾隆的喜爱。她温柔顺从,与之相反,倔强直率的如懿总是忠言逆耳,乾隆觉得她有些自大话多,就慢慢地冷落她了。

在随后的几年里,那拉皇后有一子一女先后夭折,身边只剩下了十二阿哥永璂。她身心俱疲,感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便把后宫的事务交给其他妃子协助办理,而她呢,则开始一心向佛,希望能保佑永璂平平安安长大成人。

如懿与乾隆之间感情开始变淡了。

如懿心中的乾隆,是自己朝思暮想而又换不来真心的丈夫。

在乾隆心中,如懿是后宫之主,作为后宫中责任最大的女人,就如同朝堂上的军机大臣一样。所以,乾隆认为,如懿作为皇后,需要把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把妃嫔们教导得温温顺顺,把宫女和太监们指挥得服服帖帖,把宫中所有的皇子和公主抚育得健健康康,把太后及太妃们照料得舒舒服服,她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乾隆心里,还常拿富察皇后与如懿对比,他认为结发之妻富察皇后节俭大度,温柔贤惠,而且“治事精详,轻重得体”,是一代贤后,而如懿呢,只不过是无功亦无过罢了,跟孝贤皇后没法比。

其实,如懿本人最大的失策就是,她真心想要乾隆把自己当作妻子,这个念头让她会超出了君臣的礼数,最终导致了自己凄惨的结局。

5

乾隆三十年,如懿一生中最大的一劫降临了,其命运转瞬之间发生了逆转。

那一年开春,乾隆第四次下江南,随行的有孝圣皇太后(也就是乾隆的母亲),那拉皇后、令贵妃等人,加上随行人员,好几百人浩浩荡荡沿大运河乘船南下,沿途欣赏着两岸的美丽风光。

本来,一路游山玩水,皇帝和皇后都十分快乐。到达杭州之时,在著名景点“蕉石鸣琴”处用早膳,乾隆还赏了那拉皇后膳品,可到了晚膳之时,皇后没有出席,此后,皇后就在出巡人员的名单中消失了。原来,乾隆降旨派人将那拉皇后由水路先程送回京城了。而乾隆则继续留在江南游玩。

非但如此,乾隆南巡回到京城后,就准备将病中的那拉皇后废掉,但遭到大臣刑部侍郎阿永阿的强烈反对,未果。但乾隆并未就此罢手,紧接着,他将那拉皇后的册宝四册收回,其中包括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这就等于把如懿进宫三十来年的所有册封全部追回。而且,她在宫中的待遇也大为降低,身边就只剩下两名宫女。此时皇后名号虽存,但已是名存实亡、不废而废。

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使得这位天子丈夫如此决绝,又如此薄情呢?

6

上节讲到, 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使得乾隆这位天子丈夫对那拉皇后如此决绝,又如此薄情呢? 

原来,皇后在陪皇上南巡途中,因某事不合而自行剪发,触怒了皇上。

满族习俗最忌讳断发,只有在皇太后、皇帝驾崩时,皇后才可以剪发,而当时皇太后、皇帝都还健在,那拉皇后却突然自行剪发,这不就等于诅咒皇太后、皇上去死吗?这可犯了大不敬的罪过!自然为乾隆所不容。

可是,那天早饭时,那拉皇后还和乾隆和睦相处,饭后没多久,就突然毁掉自己的头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堂堂一国之母,仿佛疯了似的做出如此有失体统的事情呢?

据野史传闻,乾隆南巡 在杭州期间,经常深夜换上便服,上岸游玩,皇后多次劝谏无效,以致伤心落泪。

深夜游玩,无非是声色犬马之流。正如《还珠格格》所演绎的那样,乾隆皇帝是遇见了类似“夏盈盈”那样的风尘女子,要将其纳入后宫,皇后规劝不听,便以家法祖制相谏,冲撞了皇帝,也就是最终一气之下,用剪刀剪掉了自己的头发。

乾隆是个风流倜傥的皇帝,尤其是在富察皇后走后,更是有意地放纵自己,可是就因为这点儿上不得台面的事儿,就气得那拉皇后剪掉自己的头发,毁了自己的体面不说,还自绝于皇帝、自绝于太后,实在是有点儿匪夷所思。所以,乾隆夜游最多只是个导火索,而引得那拉氏自行断发,必定还有真正深层次的原因。

直截了当地说,那就是:那拉皇后失宠,令妃上位;尤其令人崩溃的是,皇后嫡子的储君之位亦将让位于令妃的儿子。

(未完待续)

(本文属作者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