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孩子,孩子卻愛我更多

      今天在羣裏看到牛媽媽分享的文章,看到一段話,給了我很深的觸動,真真是戳到了心坎兒上:

      不要抱怨帶孩子累,用不了幾年,他就會長大,離開你於千里之外。那時候,看着空蕩蕩的房間,你就會懷念那個小小的背影。一會兒玩玩具,一會兒拿着彩筆畫畫,一會兒鑽到你懷裏摟着你脖子甜甜地喊媽媽;一會兒又滿屋子跑着笑着跳着鬧着…終有一天,家會成爲他的旅館,只在假期回來暫住幾天。趁孩子還在身邊,趁我們還年輕,好好珍惜這一切吧。

        在二寶出生之前,我就告訴自己,即便家裏添了新成員,也要儘量保證大寶的生活質量和情感體驗不受影響,換言之,要繼續給他高質量的陪伴,哪怕時間減少,但質量不能縮水,要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對他大吼大叫…

    然而事實是我也會有控制不住的時候,也會有自己情緒化的時候,也有讓自己內疚的時候…

    想起下午睡好午覺準備帶大寶出去完成假期的實踐作業,他起牀後有些賴賴唧唧,到陽臺給他拿襪子的時候他哭了,我嚷了他一嗓子,下樓才發現外面的風很大很冷,擔心凍感冒決定不帶他去了,但我自己已經收拾利索,本想借此出去散散心,跟他商量在家等我,媽媽出去一會兒就回來,約定好的小蛋糕還是會帶回來。

    他的眼淚馬上就出來了

    “可是,我想媽媽……”

    “媽媽天天在家,有些心煩,我想出去散散心,不然有時候控制不住情緒,對你發脾氣,我覺得很不好”

  “可是你沒有發脾氣啊”

    “我剛纔不是還對你大聲了嗎?”

    “什麼時候?”

    “就是我給你去陽臺拿襪子你哭了的時候啊”

    樓下的鄰居在單元門裏面放着兩個馬紮,我們坐着聊了一大會兒,我在被他感動的過程中一直保持着溫和,也許是心裏的歉疚感在作祟吧,他還是不捨得放我走,甚至寧可不喫蛋糕了。最後我們還是說通了,把他送上樓。

    自己騎電動車出去溜了一圈,外面的風特別冷,我又擔心會把自己吹感冒傳染他們,但還是騎車到蛋糕店買了點蛋糕回來,他滿心歡喜的迎接我,喫的很開心,讓我坐下跟他一起喫,還餵我喫蛋糕。

    我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他難道沒有嗎?在找我玩耍被拒絕默默轉身離去時,在被我和爸爸批評時,在想和弟弟親近因爲沒有控制好力度我們讓他離弟弟遠點時,在陪他玩的正開心突然弟弟醒了我起身離開時……他也有失落難過吧……

      但他依然無時無刻能夠滿足着我的需求,今晚在牀上喂着二寶突然特別口渴,他連忙下去跑着到客廳拿水,發現我的杯子空了,把自己杯裏的水倒給我端過來,那一刻,又一次感動了…

    “生活中的一切問題,都能從書中找到答案”        ——樊登

      很奇怪,好像真的是這樣,每次遇到問題,沒有刻意去找那方面的書籍和章節,就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突然讀到有助於解決問題的部分,讓自己茅塞頓開。

    最近大寶對我的依賴度明顯增加,放假的幾天,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陪我玩”,心情好而且二寶沒鬧的時候我會盡量滿足他,有時候自己有情緒或是確實餵奶脫不開身的時候就沒辦法了,有時會抱着二寶跟大寶玩,給他講睡前故事,總體來說,只要沒發脾氣,對自己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

    然後晚上看書的時候就看到:

    第一條線索:如果孩子的行爲讓你覺得心煩、惱怒、着急或內疚,那麼孩子的行爲目的很可能就是尋求過度關注。接下來,媽媽可以通過第二條線索再次確認,即當媽媽要求孩子停止其行爲時,孩子的反應是怎樣的。一般來說,他會暫停片刻,但很快又回到老樣子,或者換一種方式繼續打擾媽媽。通過這兩條線索,媽媽就可以確認:孩子的行爲目的是爲了尋求關注。
      當孩子尋求關注時,他真正想說的就是:“關注我,讓我幫助你並參與到你的工作中,讓我覺得自己有用。”因此,對於孩子尋求關注的行爲,家長不能像訓練小狗狗叼球一樣,你丟一個球,把孩子支開一會兒,然後他很快跑回來,你又丟一個球把他支開。這樣他是感覺不到關注的,而是覺得你在敷衍他,因此他會以更加誇張的方式來引起你的關注,當然,這並不是說父母要完全放棄自己的需求,對孩子有求必應。如果這樣做,你會發現,孩子沒完沒了地纏着你,而你的腦海裏總是想着尚未完成的事,最後你很可能因爲情緒爆發而前功盡棄。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有幫助地參與進來,讓他覺得自己有用。如果你正在廚房忙碌,可以拿一些菜,讓孩子幫你擇菜;可以讓他站在凳子上,和你一起洗碗;也可以讓他幫你去陽臺上的盆栽裏摘一些小蔥……只要你願意,總會找到適合孩子的事情。只有在這些時候,孩子才真正感受到媽媽的關注,並且發揮了自己的作用。當他的歸屬感與價值感得到滿足時,他的心裏就有了很好的安全感,不會再沒完沒了地纏着你陪他玩耍。
    常常有家長說:“孩子太磨人,總是一刻也不能離開我,我走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煩死人了。”也有家長說:“只要我陪在孩子旁邊,他就會玩得很好,我一旦起身,尤其是接個電話什麼的,他就以最快的速度站起來,拉着我的手,跟我說‘媽媽,陪我玩’,而我明明才離開他幾秒鐘而已。”還有一些家長抱怨:“我工作很忙,到家很想休息一下,但一到家,孩子就撇開所有人,只要我一個人陪着。我要陪着他玩,給他洗澡、讀繪本、講故事,直到他睡着我才能閒下來,回家比上班還辛苦。”要知道,孩子不當行爲的背後,一定有未被滿足的需求,如果家長知道孩子的需求是得到關注,就要真心地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用心去陪伴孩子,和孩子做一些能促進心與心連接的事情,而不是進行“人在曹營心在漢”的形式上的陪伴。對於那些抱怨“回家比上班辛苦”的家長,建議你在進家門前先告訴自己:一會兒朝我撲過來的孩子,是思念媽媽一整天,無比需要媽媽的孩子…

      文中所言,畫面感簡直不要太真實。

    書中還出現了一個“不當行爲目的表”,淘寶沒有搜到,網頁搜索出來計劃抽空自己做好讓廣告公司做出來貼在家裏利用起來。

    我是真的真的很愛他啊,不過,他好像愛我更多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