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男孩跳樓身亡,家長負有主要責任,但一味指責家長也偏激

再次看到這則讓人痛心的消息:9月17日,武漢14歲的初三學生張某,因在教室與另兩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叫來家長到校配合管教。張某在五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耳光後跳樓身亡。

事情發生後,很多人對這件事進行了討論。

有不少人認爲是學生家長教育方式過於粗暴。孩子有自尊心,家長不應該在大庭廣衆之下打孩子。

也有人認爲,不能全怪家長,這個孩子心理太脆弱,性格極端,承受能力差。

還有人則認爲,此事學校和老師也負有責任,打撲克應該鬧到請家長的地步。

對此,也有人反駁道,學校不是打撲克的地方,老師管教如果有用,就不會請來家長。

此外,還有人呼籲,要多多理解家長,他們也很不容易,在這件事情裏,家長其實是最傷心的。

在這件事情裏,無論家長、孩子,還是老師同學,其實都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但我們還是要反思,要找出事件背後的根源,從而儘量避免類似悲劇事件再發生。

01

毫無疑問:家長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

在一段四分鐘的監控視頻裏,媽媽毫不顧及孩子自尊,當着同學和老師的面,一上來就給了孩子兩記耳光。

打完耳光後,媽媽還直接掐住孩子的脖子,直到老師出面後才放手。

鬆開手之後,還沒有完,媽媽離開之前又用手狠狠戳了一下孩子的頭。

孩子足足站立了差不多有3分鐘左右,他忽然低下頭,彷彿做了什麼決定。待對面的男老師走開的那一瞬間,他毫不猶豫地從樓上跳下去……

毫無疑問,家長粗暴的管理方式是直接導致孩子輕生的最直接原因。

如果家長不是打罵和責備,而是採取理智的方式來對待和處理:先調查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問清孩子爲什麼要在教室玩撲克牌,讓他學着分析自己行爲的對錯和影響,以及找出對應的改進措施。孩子肯定不會選擇這樣極端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B站評論區,一位自稱是跳樓男孩同學的網友曝光了更多的內幕:

“他沒人交流,他媽媽除了打就是罵,他爸爸不在身邊”……

如果不是長久以來對父母、家庭和生活的失望積累起來的絕望,張某不會決絕地做出跳樓的極端行爲。

所以,事件更深一層的原因是:家長沒有很好地盡到爲人父母的職責,缺少與孩子的互動和交流,簡單粗暴非打即罵的方式,讓親子關係長期處於崩潰邊緣。這次玩撲克牌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

02

但把整件事單一歸因爲家長,是不是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了?

近年來,耳聞目睹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自殺事件:

2019年4月17日,一位年僅17歲的男孩,在和媽媽吵架後,選擇在上海盧浦大橋上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2019年5月17日下午,內蒙呼和浩特19歲應屆高考生,因模擬成績不理想,在家中打開煤氣,服下安眠藥自殺。所幸被營救及時。

2020年3月3日,石家莊一小區,因爲孩子睡懶覺,不想上網課,上課也總是抓耳撓腮,左顧右盼,家長忍不住一大早訓斥了娃幾句。誰能想到,這個孩子竟然一怒之下跳了樓。

2020年6月23日19時,陝西某市一名12歲女童,因對自己的語文檢測試卷成績很不滿意而墜樓身亡。

……

這些令人心痛的事件當中,誰也不能否認家長是愛孩子的,誰都知道家長愛的方式不對,要麼太過關注孩子的成績,要麼採用抱怨、斥責、打罵孩子的方式,可是,到底該如何去愛孩子?如何愛孩子纔是正確的愛?如何才能做到正確的愛孩子?

這些問題恐怕很多家長心裏都不甚明確。

很多家長都只是在憑藉自己的自然行爲慣性去管教孩子。他們並不知道,也不曾學習該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或者說,他們沒有學習教育好孩子的途徑和方法。

這就是社會家庭教育的缺失。

李玫瑾教授曾說:“家庭健全,不等於健全的家庭教育。”

朱永新說:“家庭教育才是關鍵的關鍵!”

所以,問題家長背後是社會家庭教育的缺失!只有在全社會構築起家庭教育的體系和各種學習平臺,才能讓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深入到千家萬戶,才能在全社會營造起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03

全面深入地看待此類事件以及找出對應的解決措施

我們在分析一件事情時,一定不能只從一個角度、一個層面去分析,而要採用綜合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多角度去分析問題。

就武漢14歲的初三學生跳樓身亡事件來說,它至少應該從以下幾個層面來分析,才能找出原因及對策:

1.從家長層面看

家長採用挑剔、指責、抱怨、羞辱,甚至打罵、管控的方式,極大地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和心理,久而久之,必然會造成孩子的壓抑或者逆反。

所以,家長一定要採用正確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正確地愛孩子,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2.從孩子自身層面看

孩子缺乏對自身生命的熱愛和珍惜。缺乏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在遭遇問題時,不會尋求正確的解決方式,不願意靠交流溝通去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去獲得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的幫助和支持。

所以,孩子也要學會珍惜和熱愛自己的生命,學會與他人正確溝通、交流、相處,學會管理和控制自己。就會在遭遇問題時,應該尋求正確的解決方式,而不是輕率簡單地以結束自己的生命爲代價。

3.從教師層面看

教師在教育孩子時,要採取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儘量少叫家長。因爲一出現問題就叫家長,明擺着會產生親子矛盾和衝突。

教育的目的是爲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是爲了把孩子的錯誤公之於衆,讓孩子、家長都難堪。即使叫家長,也應該單獨和孩子、家長溝通,告訴家長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讓家長一起合力教育好孩子,而不是以責備、難堪爲目的。

4.從學校層面看

學校應該有專門教育問題孩子的德育教育機構,有專門人員指導教師如何正確處理孩子們出現的種種問題。

比如孩子在班級教室玩撲克,教師如果自身感覺不會處理或很難處理,可以請教學校或年級德育教育人員,可以直接交由德育教育人員來處理,而不是直接打電話叫家長。

5.從教育層面看

教育更多地重視孩子的考試分數,而忽視更重要的生命教育。我們的教育,主要關注的還是學生對於學科知識的學習,而對於學生的品質和內在的心理,以及對生命的認知和對挫折的耐受力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視、甚至忽略。另外也缺乏各種保護生命安全的知識與方法。

這是導致包括青少年因爲一些小事就自殺,還有未成年人溺水身亡等非正常死亡的深層次原因。

據資料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數都在1萬人以上。學“灰太狼”烤羊,小學生被燒傷;中學生不堪壓力跳樓自殺;還有接連發生的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甚至兩天內就有19名中小學生溺亡……

一樁樁悲劇讓人痛心疾首。

所以,中國教育最欠缺的課程是生命教育課程和逆商耐挫課程。

6.從社會層面看

有些家庭出了問題,孩子時不時遭受到家長的責罵、家暴,卻只能選擇默默承受,時間久了,不是會出現心理問題,甚至自殺就是會反抗,導致家庭矛盾衝突加劇。

孩子本來就屬於弱勢羣體,社會應該有對未成年人的救助與矯正機構。當家庭出現問題,而孩子又無法解決時,未成年人救助機構就應該從中協調與幫扶。

因爲,每個孩子不僅屬於家庭,也屬於社會和國家。

越來越多血的事實和教訓,一再告誡我們:我們是不是該行動起來,集體反思共同應對,來避免更多類似血淋淋事件的發生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