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迷失在我身旁》:“守護”和“接納”,纔是愛原本的樣子 守護 接納 結語:

我不在乎你記憶裏出現的橡皮擦,我只在乎從現在開始的每個當下。

《請你迷失在我身旁》是自我啓發之父岸見一郎所寫的關於自己如何照護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父親的一本書,它既可以看作是一本“看護手冊”,也可以看作是對自身親情感悟和成長之路的感受的記載。

大概因爲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它裏面沒有華麗的語言,卻處處透露着真情實感。讓我們對照顧老人的艱辛有一種親臨其境般感同身受的同時,又不禁反思自己的不足,感慨時間的流逝和親情的質樸,對生命和世間情感不由得產生由衷的敬畏。

當然,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更能夠明白,父母與子女之愛,不需要什麼海誓山盟驚天動地的表現,“守護”和“接納”纔是這種愛原本的樣子。

守護

從嬰兒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便是在父母的守護下慢慢成長的。當有一天父母老了,病了,他們便需要已經長大的子女來守護他們,這個時候,身爲子女的我們,就應該做好準備,跟父母互換角色,來完成這一使命。

然而我們總覺得,父母守護孩子是天經地義的,可孩子守護父母,似乎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制約和身不由己。岸見一郎把這些制約大致總結了幾點,比如:

子女負擔太重,不堪重負。

照顧父母會影響到夫妻關係。

本身親子關係不好,子女對照顧父母的態度比較消極。

父母在病痛的折磨下會對子女發脾氣,導致子女心裏不滿。

所有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和需要面對的問題,即便父母沒有生病,當他們老了,我們一樣會面臨這樣的困境。對此,岸見一郎在書中也講述了自己的應對方法。

他把父親安置在自己的老房子裏,並沒有跟他和妻子同住,但同時老房子離他的住處很近,能保證他隨時過去看望和陪伴父親,這樣既能夠保證對父親的守護,也能給夫妻留出獨處的空間。同時他還請了專業的照護人員來幫他分擔,不至於讓自己因爲太過疲憊而放棄。

對於原本的親子關係,岸見一郎認爲這是最重要的。只有親子關係良好,子女在照顧父母時纔不會感覺那麼累,所以,堅定改善親子關係的決心,就成了一件極其必要的事。不管以前你們相處得怎麼樣,從這一刻起,你都要改變自己的心態,好好享受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同時,岸見一郎還告訴我們,我們守護父母,不是因爲他們曾經爲我們做出了怎樣的貢獻,而是因爲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有意義的。

是的,曾經,父母不需要任何理由地愛着我們,當父母老了病了,我們自然也不該需要任何理由地來守護他們,這就是愛原本該有的樣子。

接納

我們小時候,無論犯了怎樣的錯,或者面臨了怎樣的挫折和失敗,父母總是毫無條件地包容和鼓勵我們,這是他們對子女的接納,這種接納源於他們對孩子無私的愛。

隨着時間的流逝,父母慢慢地變老,他們身體的某些機能開始退化,他們可能耳背了、眼花了、行動遲緩了,甚至,可能失去了記憶,已經認不出我們了。這個時候,他們會做出很多讓我們不耐煩的事,而我們,需要做的便是接納日漸衰老的他們。

這話說起來容易,事實上,接受父母的日漸衰老,要比接受蹣跚學步的孩子的磕磕碰碰艱難得多。這是由兩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的心態,孩子蹣跚學步,是一天比一天有長進的,我們能夠看得到目標,可父母日漸衰老,卻是一日不如一日的,我們看不到盡頭,這是一種內心的煎熬。另一方面是父母對衰老的牴觸,很多老人接受不了自己變得越來越“沒用”,因此內心會很消極,甚至脾氣會變得暴躁,這也客觀上給子女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負擔。

對此,岸見一郎的做法就是改變自己的想法,讓自己“認真而不較真”,不去跟父親爭論誰對誰錯,並且肯定生命和衰老本身的意義。父子之間的愛和親情,是生命本身賦予的,它不會因爲衰老和麻煩而消失,不管父親變成什麼樣,孩子能做的都是接納。

面對記憶已經混亂的父親,岸見一郎沒有對他常常忘記了有沒有喫飯、總是一件事重複很多遍而感覺厭煩,而是告訴自己,即使同一件事,父親每說一遍的重點都是不同的,他應該從不同的重點中去發現父親的需求,以更好地滿足他。

沒錯,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意義。我們小時候,無論長成什麼樣子,父母都是無條件接納我們的。當父母老了,無論他們變成什麼樣子,我們也該是無條件接納他們的。父母接納孩子,是源於愛,孩子接納父母,也是源於愛。這種愛是樸實無華的,卻是最真最純的。

結語:

我們總是感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其實,子女對於父母的愛和孝心,原本不需要刻意地準備和表達,你只需做到,在他們需要時,守護着他們,在他們衰老時,接納他們的改變和不完美,如此就夠了。

人們總是樂於見到事物的新生,卻很難接受生命的衰退。可事實上,時間是流逝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規律,生命本身就是有意義的,衰老也是一樣。看到事物本身的意義,不把它附加在其他條件上,你也就懂得了愛原本的樣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