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處着手

今天試着設計了最小的授課模式。我截取課文內容第一段做爲媒介。並以此爲基礎,設計了代詞和be 動詞的講練結合。

設計代詞內容時,我怕學生覺得因簡單而無味,於是叫學生上臺操作。備課時,我設置了一個具備克隆功能的透明形狀。我要求學生們上臺拖動克隆塊,框出段落中的代詞。原本以爲簡單的內容,結果有三個同學上去,才順利找完。於是,趁着總結的時候,我拋出第一個表格。也就是代詞主格和形容詞性物主代詞。並要求學生做筆記。同樣,我要求學生用克隆塊框出be 動詞的存在。要順利找到be 動詞,他們其實就必須頭腦中懂得各種變形。經過一番努力,大家通力合作下,這環節也順利完成了。於是,我順利的拋出該動詞的思維導圖。……並指導筆記。學生覺得學起來好簡單啊。於是,我把練習題點出來。要求同學們在草稿紙上寫出題號寫出答案。並邀請一部分同學上講臺寫出答案。……這一過程中,我把那種挺難的題交給學習能力強,按捺不住想躍躍一試的學生。評講的時候,結果可想而知,真正敲打了他們浮躁的心。……感覺很有意思,很有趣,應該也比較高效!繼續努力嘗試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