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多去大学听讲座!(已是过去式)

曾听某位学者在谈哈佛的社会贡献,哈佛的讲座是公开的就是其中一项。也就是说,理论上哈佛所在的剑桥镇上的每一位居民,都可以跑到校园去听讲座。这些讲座大部分是免费的,而且来做讲座的既有政要名流的,也有巨富大腕。

国内一流的大学也有讲座,且以前尤其多,能在校门口到处可见讲座相关的海报招贴。你只要愿意去听,任何时间客气的进入讲堂,没有人会拦着你。

而且这种自由式讲座非常考验讲座人的能力水平。有时候分享的主题会听众爆满、接踵而至,有时候听众则稀稀散散的,但无论如何,只要内容和讲演表现足够精彩,都会在讲演末尾获得热烈掌声与好评。

当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做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学校课程教育质量普遍低下时,引入社会名流大咖进行讲座,这是非常重要的提升学生见识水平与改善师生学习质量的机会。

锅盔非常喜欢去听讲座,不管是大学组织的,还是小书店策划的,几乎每场听完都收获颇大。后来由于工作的关系,还是坚持每周在网上搜索一些讲座来听听,虽然效果没有现场好,但也能学习很多知识,开拓眼界。

不过,何以说是“已是过去式”呢?主要是依据有两个。

第一  大学讲座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低。

相比十年前,现在大学讲座真的少了很多,大部分院校搞讲座的目的性较强,要么是为学校做推广用于招生,要么是进行思政普及,再要么就是找些行业“擦边”人士分享“成功学”(卖书)等。这种在校大学生都不愿意听的讲座内容,社会不相关人等就更不愿意去了解啦。

第二  讲座内容审核严格,自由选题度低。

讲座内容事先要层层审批,其过程之复杂不可想象。好不容易审批通过,讲座过程中只要下面领导觉得有“刺耳”内容,马上就出现如“麦坏了”或“停电故障,暂停讲座”等问题,结果是终止讲座。

讲座内容选题的空间越来越小,涉及社会问题、宗教问题、政治与司法等相关的主题均受限,只能齐唱赞歌颂歌,或专业技能知识分享。大学应该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去哪了?

那么有时间去哪听优质的讲座呢?线上讲座是唯一且仅有的选择,推荐网易公开课里的《方所》。

一些以前精彩的讲座,认真找都还能找到,只不过视频是没了,文字版还比较多,同样可感受智者们的思想与力量。

文 | 锅盔 二零二零年十月九日

原创内容,转载须联系作者注明来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