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能思考吗?

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阅读很容易会使头脑从主动创新变为被动接收, 任何一个阅读太多而动脑太少的人都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                                        ---------爱因斯坦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但当我们的好奇的东西、信息蜂拥一般扑面而来,我们的天性为此消耗殆尽,你可能会好奇地刷着抖音一天也不觉得时间很快,但放下手机后,你对生活还好奇吗?打开新闻,都是所谓的奇闻异事,无“奇”不有,但读完之后又索然无味。就是这样的社会,这样的信息社会。

信息时代,我们丝毫不担心我们看不到信息,我们只是看不到,很多事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屏幕自以为两眼在观天下事,殊不知很多信息只是让你知道让你知道的。而那些片面的信息往往比你原本就不知道可怕得多。每天,我们看人多成功,每天,我们看事多新奇,每天,我们看物多科技。但,那些你真的需要吗?别再为那些过眼云烟而分神,如果不想成为人云亦云的人,你要做的就是筛选信息。那么,如何筛选呢?


开始之前,有一个原则很重要,即,少即是多。丢掉,是物质稀缺时代最可耻的行为,却成了现如今最崇尚的行为,极简主义这目前最流行的追求幸福的方式让人不断地断舍离。我们不要为错过了听到或者看到一些什么事情感到可惜,因为人生中同样的场景会重复无数次。失去没什么,可惜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时候经历了什么。

接下来开始行动吧!

1. 戒网1周

    拒绝朋友圈,抖音,各个视频电视剧,新闻app,甚至拒绝打开淘宝、京东,也包括无效阅读,你自以为会用到的只是,当然听听音乐放松一下是没问题的。坚持一周,你看看你是否会失去全世界。如果你发现有空下来的时间,恭喜你,这就是你的财富。你可以适当锻炼一下身体,和爱人聊天,甚至和父母视个频。茶余饭后,和同事们交谈也可以探听一下近期的新闻热点。相信我,你不会丢掉什么,反而你会有所收获。


2. 养成过滤习惯

    开始初期的信息筛选,我们都不知道那些对自己有用,那就试着问下自己: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我一定用到这个消息吗?若是模棱两可的回答,就放弃它吧。

3. 不完成,又如何?

    我们如果对某些事情感到痛苦或反感,如果自己也觉得无关紧要,或者是在无法坚持,比如看电影,比如听话剧,无聊透顶,那就停下来吧,更多未必更好,停下来的结果也许是止损也未可知。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学会内心平静,那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日子反而会让你头脑空下来,有了思考的空间,还怕没有时间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