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2-1:解读乾隆最情感的故事1

作者:文元,历史畅销书作家、历史文化学者,曾出版精品图书《道光平叛》、《弱势守土》。


 6.《如懿传》寒香见一出现,就让平静的后宫轰动了!乾隆封她为香妃,她却刺王杀驾——解读乾隆最情感的故事


1

《如懿传》中,寒香见一出现,立刻就让平静的后宫轰动了!

她是一个奇女子:且不说容貌惊为天人,奇的是她从小身上就带有天然异香,甚至都能将蝴蝶、蜜蜂吸引过来!以至于连乾隆也不例外,一见就被深深吸引;尤其是她那一袭白衣胡舞翩翩,不但惊艳了所有的人,更是把皇上给迷倒了。年过半百的乾隆,对于她的痴迷,就像老房子着了火,扑都扑不灭。

——哪怕她是来自反叛部落的女人,乾隆仍封她为香妃!

——为了她,乾隆重建了宝月阁,偌大的一座宫殿成为她一人的寝宫。

——乾隆特许她不用遵守宫里的规矩,一切按照她以前的生活方式,甚至也不用穿戴后宫规制的服饰。

——哪怕她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乾隆都可以忍受,甚至可以说毫不在意。

然而,对于乾隆的专宠,她并不领情,用刀将乾隆划伤!甚至还要“刺王杀驾”。

这种行为如果放在别的嫔妃身上,一定会被杀头,直至被夷灭九族!但是,乾隆却完全没有生气,反而还要求皇后如懿代他说和;如懿好心相劝,反倒挨了他一巴掌。

这些情况,后来被太后——也就是乾隆的母亲得知,她设法将香妃绝孕,直至最后赐死。

剧情跌宕起伏,令人唏嘘。

然而,这些都只是传说。

2

首先,正史史料就没有香妃的记载,只不过在乾隆皇帝40多位后妃中有一位被封为“容妃”的妃子,是所有后妃中唯一的维吾尔族女子,其体征相貌,与传说中的香妃十分相似。于是人们便猜测,香妃确有其人,只不过“香妃”是民间的一种称呼,正史史料记载的是“容妃”而已。

至于香妃是否真的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不过,据说在西域新疆流行过一种媚术——“媚”就是“妖媚”的媚,“术”就是“技术”的术,所谓“媚术”,就是一种女人用来吸引异性的手段。具体来讲就是在女性在体内隐藏一种香料,能让全身散发异香,所以,有人猜测香妃就是使用了这种媚术,才异香四溢的。

在乾隆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这么一位维吾尔族的妃子,本不奇怪。因为乾隆后宫来自当时帝国境内的四大民族——满、蒙、回、汉,比如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都是乾隆的本家——满族,高贵妃与令贵妃是汉族人,颖妃是蒙古族人,后来又来了一位回族的嫔妃,本不足为奇,可是在容妃死后的一百多年内,尤其是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却引起了一帮骚人墨客的兴趣,在容妃身上大做文章,甚至还编造出一个极富反满情绪的“香妃行刺乾隆”的故事。

从野史、诗词到舞台,绘声绘影大肆渲染,竟达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诗词、戏曲中的人物是可以编造的,但发展到排斥史实、以假乱真的地步,就有问题了。

3

下面,我们还是按已有的习惯,称她为“香妃”,解读历史上,乾隆与香妃最情感的故事。

香妃出生于西域新疆的和卓家族,是回部阿里和卓的女儿,所以,香妃的名字叫“和卓氏”。

乾隆二十二年,大、小和卓叛乱,阿里的儿子,即香妃的哥哥图尔都,虽然同属于和卓家族,但他对大小和卓反叛清廷的行径,持反对态度,还发兵配合清军平定叛乱。乾隆二十五年,图尔都因平叛有功,应召来到北京,拜见了乾隆皇帝。乾隆封给图尔都“一等台吉”的贵族封爵,让他在北京居住,并派使者把他的家眷也接到北京来,于是,图尔都26岁的妹妹也就被选入后宫,册封为“和贵人”(因为她姓“和卓氏”)。显然,这是乾隆皇帝统一西域新疆后,实行“因俗而制”的政治需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治联姻”。

可见,历史上真实的香妃并不是来自反叛的部落,恰恰相反,香妃的哥哥因为平叛有功,被乾隆召见奖赏,当时26岁的香妃是跟随他哥哥一道进宫的。

那香妃的神奇之处,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下回讲。

(未完待续)

(本文属作者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