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日深 找回兒時的感覺

去年第一次在哈爾濱過秋冬時,有兩個景象是我從未見過的,一是秋天的降臨,二是初雪。南方的秋天似乎沒有太大的特點,除了銀杏、楓葉外,其他樹大概仍是綠色,即便到冬天也如此。而去年第一次見到哈爾濱的秋天,卻是令人驚喜驚訝,一夜之間,二校區成了金黃一片,所有的樹都披上了金衣,落葉撒了一地,那天半夜似乎下過雨,早晨迎着微冷的風穿梭於校園,眼見着潮溼的金黃落葉堆成一座又一座小山,我心中有種說不出的震撼。真的,這是第一次見到真正的金黃的秋天,心中竟不覺得秋季悲,只覺得驚喜。到了冬天,樹葉全掉光,小樹林的樹幹高高直直整齊排列着,走在其間,只覺得蕭瑟,然而擡頭看天,卻又覺得天空那般純淨空曠,這樣的景色在四川也是見不到的。那時我想,沒有白來一趟東北,經歷了從未經歷的秋冬。後來下雪,大地被白色覆蓋,樹叢裏堆滿了雪,路上也是,因此就得有人清理,我看到人們把雪鏟在一邊,堆成一座座的小山,雪因爲被人們踩來踩去,堆在一起就髒髒的,最後像垃圾被送上垃圾車一樣被送上運雪的車。我心中感嘆,雪在東北忽然變得這般廉價,不再是我自以爲浪漫的意象,而是影響交通的大麻煩,南方人初見剷雪亦是十分震驚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成都下雪,雖不大,卻是難得一次在灌木上、轎車上能堆起來的雪,我興奮極了,用塑料袋裝了一口袋潔白的雪放在冰箱裏,在成都,雪是那樣稀有那樣珍貴,小小的我想永遠保存,因爲我知道成都不是每年都下雪的,更不是每次下雪都能堆起來的。我忽然在想,若是那時自己知道東北的雪這麼多,會不會很失望呢?明明自己以爲那麼珍貴的東西,在另一個地方卻像垃圾一樣被人清理。現在想來,去年初見剷雪時大概心中還是憶起了兒時。

今年氣溫降得似乎沒有去年那麼快,不知是否因爲自己開始習慣東北了。上週穿上秋褲的那一刻就覺得暖和多了,今天突發奇想又換了絨褲,大概身體以及本能地開始備冬了。上午一直在下雨,因而沒有出門,等到中午去喫飯時,路過窗邊往西大直街看,發現已經有樹葉開始泛黃了,似乎是纔出現的景象,公路上車來車往,樹木矗立不動,那一瞬間,我忽然就想起了秋天。每天待在土木樓裏面,竟有種忘乎四季的感覺。我不再像去年那般關心什麼時候供暖、什麼時候下雪,因爲不再是第一次經歷了,但等到樹葉全黃、真正下雪的那一天,大概我依然會很激動的。四季的更替是自然變化的一部分,人怎麼會無動於衷呢?

初三的那個秋天,我去過一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金秋銀杏節,那時我不到十五歲,已經是五年前的事。成電校園裏幾乎都被銀杏覆蓋了,我在裏面閒逛、拍照、撿葉子,玩得不亦樂乎,那天回家後就寫了一篇關於秋天的週記,詳細記錄了自己對秋天的喜愛,十四歲的自己覺得秋是那樣深沉有內涵。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那時自己所謂的愛秋天,其實真正愛的是銀杏,愛春夏時翠綠的銀杏,愛秋季金黃的銀杏,也愛冬季葉子掉了一地的銀杏,銀杏樹,無論在何時都那樣好看。再後來,我開始感覺萬物的美,原來不止有銀杏,每一寸花草每一個樹木,每一個季節,都有其美麗的地方。

然而後來我再也沒去過成電的銀杏節,因此直到去年在哈爾濱,纔再一次見到那麼多金黃的樹葉,而且比銀杏來得更豐富更讓人震撼。爲什麼許多景色都給我心靈那麼大沖擊呢?是不是因爲這些東西讓我想起了過去呢?昨日設計課上董老師說,我們無法抗拒燒烤,是因爲人類第一次喫到熟食就是火烤出來的,我們無法抗拒火鍋,也是因爲人類第一次煮東西就像火鍋。因而當我們喫到這些東西時,某種蘊含在身體中原始的幸福感被喚醒,所以我們根本無法抗拒。既然如此,睹物思情也是這樣,落葉也好,下雪也好,許多東西一出現之所以令人感慨萬千,大概還是因爲它們承載了兒時美好的感覺,又或是因爲生物原始的一些感覺。所以我也向往大海,我也想在海邊玩沙。

九月時買了筆墨紙硯,想在專教重新開始練字,其實主要還是爲了靜心,但讓人驚喜的是,在一筆一畫寫字的過程中,竟然也有種回到兒時的感覺。毛筆字是小學一年級開始爸爸教我的,記憶中整個小學階段幾乎每天都會練字,一開始是爸爸每天陪着寫,因此滿懷興趣。後來慢慢長大,也開始有了“叛逆”的感覺,爸爸也不再陪着練,只是給我安排任務每天寫多少,練字在我眼中漸漸成了一種任務一種負擔,於是就開始厭倦開始排斥。上中學後學業忙起來,忽然間不再被要求練字了,心中不是遺憾而是竊喜,那時卻不知後來練字會成爲一種奢侈品。高中住校,每週回家看到爸爸寫毛筆字,自己也總想寫幾個,有一次寫得不想停下,爸爸卻讓我去學習,說現在要緊的事不是練毛筆。那時我忽然感覺到時間之快,早已經過了每天放學後有大把時間練毛筆的日子。原來直到高中真正忙碌起來的時候,我才意識到練字是一件多麼自在和享受的事,恐怕不止練字,許多事都是如此,直到沒有了才知道想念。我那時暗下決心,等高考後一定要好好練毛筆,還要讓爸爸教我畫國畫。真正等到那時,的確也練了練,可漸漸又因爲其他雜事而忘卻了當初的目標,這樣一晃已經到了大二,雖然學業仍然匆忙,但也多了許多可以自己安排的時間。剛開學沒多久,爸爸就在微信和我說有空可以練練毛筆,我那時竟十分不屑地說沒有工具也沒有地方練,他說沒有工具可以買,我仍是不以爲意。後來不知是哪一天很想抄《心經》,就突然想起還有毛筆字這個東西,練字的慾望忽然強烈了起來,於是立即給媽媽說,很快筆墨紙硯就到了。就這樣,我終於再一次開始練字,而且我心中預感,這不像高三時的週末偶爾寫幾個,而是會堅持很久很久。真的應該感謝專教,給我了一個如此方便練毛筆的空間,若非如此,恐怕此事又會半途而廢了。

我的毛筆字似乎還和小學六年級一樣,這些年沒有一絲絲進步,甚至因爲多年不練手還生了許多,但我並不擔憂。我並不急着很快把它寫好,只希望能慢慢地、長久地寫下去。寫字的時候,我總想起童年,我和爸爸坐在窗邊,他告訴我如何寫橫如何寫豎,如何握筆如何運筆,雖然過了這麼多年,但每當拿起毛筆的時候,那些景象就好像還在眼前一樣。那時候窗外常有同學墊着腳往裏看,喊着我的名字讓我出去玩,我總會驕傲地說,我在練毛筆字呢!兒時的感覺究竟是怎樣的呢?曾經它讓我感到寂寞荒蕪,然而最近的日子裏,想起兒時,卻覺得幸福和溫暖,有種淡淡的美好,就像天晴的秋日,純淨的藍天,又或者夜晚暖黃色路燈照亮的街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