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时刻》:平庸的你,缺的可能只是醒神醒脑的一个顿悟时刻 顿悟的六个时刻,每一个都具有标志性意义 我们在一次次的顿悟中认清自己 顿悟后的自己,手握人生的钥匙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变得平庸,觉得生活没有目标感,意义感,我们寄希望于钱财,友情,爱情,眼前却还是一片迷茫,看不到未来,甚至有种脚踩棉花的错觉。

一切明明都按着正常轨迹行走,那么究竟是哪里错了呢?

不,我们没有错,迷茫是人生的常态,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突破迷茫,找到人生的高光时刻。

而改变我们的时刻叫“顿悟时刻”,正如《顿悟时刻》这本书中所说,每一次的顿悟都好像在黑暗中遇到了一扇明亮的窗户,看到了一个更为明亮的世界,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觉察,而在每一次觉察过后,我们会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顿悟的六个时刻,每一个都具有标志性意义

顿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原本矛盾纠结的内心一瞬间得到释放,获得醍醐灌顶的体验。

就像牛顿被苹果砸中,忽然意识到万有引力的存在;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待著,忽然明白了大道。

顿悟的时刻有很多,但是影响我们个人成长的却不多。

《顿悟时刻》这本书中就介绍了六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顿悟时刻。

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时,我们学会取舍,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摆脱惯性的生活时,我们鼓起勇气改变,创造不一样的人生;树立并追随人生的榜样时,我们获得向前的动力,照亮前行的道路;独在异国他乡时,我们用另一种思维看世界,眼光变得更加长远;受到音乐触动时,我们的灵魂在音乐中得到乐趣和满足;目睹道德行为时,我们受到鼓舞,坚定不移地行善事,让生命更有价值。

这六个顿悟时刻,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幸运经历,但是每一次顿悟都是一次巨大的人生蜕变。

我们在一次次的顿悟中认清自己

人生的顿悟时刻并不只有上面六个,我们可能会一次次地做决定,多次脱离原有的惯性生活,追随多个榜样,去法国、德国等世界各国感受不一样的文化冲击,听很多震撼人心的歌曲,受到无数次道德的感化力量。

但是,不管这样的顿悟有多少次,我们都在解决一个问题——自己究竟是谁。

博尔赫斯曾说,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

我们的一生都在思考一连串的问题: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此我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我们会迷茫,是因为我们没有目标感和方向感,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与思考中,我们总能从迷茫中获得豁然开朗的曙光。

而这顿悟的结果,是你努力的高度,也是你能到达的生命高度。

顿悟后的自己,手握人生的钥匙

心理学上说,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见。我们寄希望于名利,不过就是希望被别人看见,可是我们不曾想过,看见自己的为什么一定要是别人?不能是自己么?

每一次顿悟,我们都在直面内心的渴望,看清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从而坚定地向前,找到自我掌控的力量感和目标感。

只有这样的我们,才不会被平淡的生活打败,不会屈从于无聊,而是能主动在平凡之中创造出生命的意义,迸发出生命的激情,爱上自己也爱上生活。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卡里·纪伯伦说他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在自我觉察的顿悟时刻,他意识到自己灵魂的浅薄,虚伪,畏缩不前等等,而正是这样的认知,促成了他的改变,获得开启人生幸福成就的钥匙。

《顿悟时刻》不是一本故事书,它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带我们回味人生中具有力量感的六个特殊时刻。

或许曾经的我们并没有顿悟到一定的高度,亦或是曾经忽略了内心的迷茫,放任自己随波逐流,但是读完这本书,我们会获得一个重新审视自我,重新顿悟的好机会。

原来我们缺的不是精彩的生活,而是爱上平庸生活的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