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每天早上會嚎啕大哭不肯去幼兒園嗎?

我家小哆哆和樓下鄰居娃六六都是今年開始讀幼兒園,這都過去一個月了,兩個孩子每天早上去幼兒園前的情緒和行動狀態卻完全不一樣。

從第一天開始,六六就每天早上準時(大約7:30左右)開始嚎哭,各種理由或吵鬧不肯出門去幼兒園。有時候在樓上我們就能聽到他在喊給爸爸打電話啊告訴老師我不去哈,或者經過他家門口的時候看到他媽媽或奶奶強忍着耐心在嘮叨說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幼兒園。有時候持續到7:45我出門了還在斷斷續續的哭,尤其是他家人各種拉扯和抱着出門的狀態,讓人看了真心疼。

真的不誇張,每天早上聽到樓下六六大哭的時候,我們不看時鐘也知道改出門去幼兒園了。雷打不動,只要這一天需要去幼兒園他就哭。如果哪天7:30左右沒有聽到他的哭聲,只有兩個原因:今天是週末節假日,或者他感冒生病了請假不去幼兒園。

而讓我欣慰的是,自己家小哆哆從第一天開始,每天都是高高興興出門,從起牀穿衣喫飯梳辮子穿鞋子出門自己走路等全程下來幾乎都很乖巧的配合。每天晚上回家還要主動跟我們說今天在幼兒園唱了什麼歌跳了什麼舞發生了什麼好玩的事情。

一開始小哆哆總問我:“媽媽,六六爲什麼每天早上都要哭啊,幼兒園不是很好玩嗎?” 我哪知道啊,就胡亂瞎編說他太小了不懂事。不過自己也說不過去,畢竟讀幼兒園的孩子們年齡都差不多,還有比六六更小的孩子,也不見得都每天哭得稀里嘩啦的不肯去幼兒園。

我看過和聽過六六的家長們嘗試用各種方法哄騙或硬抱他去幼兒園,也嘗試讓我家小哆哆主動去喊他一起出門,但是都改變不了六六每天早上不肯去幼兒園的事實。直到我後來看到了這張圖,纔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想起一個老師批評過:有時候父母太焦慮就是因爲書讀的太少了哈哈)。

原來這就是著名的情緒ABC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人們常說因爲什麼什麼事情而生氣,但是埃利斯卻認爲, 事情只是引發情緒的間接原因,直接引起情緒本身的,是我們對於事情的解讀。

情緒ABC理論認爲,我們面對不同的事情A(activating event ),大腦會產生不同的解讀B(belief),而對事情的解讀,讓我們產生了不同的情緒和行爲C(consequence)。

回到去幼兒園這個事情。面臨同一個事情A(去幼兒園),我家小哆哆的解讀B1(比如有好喫的有好玩的)和鄰居孩子六六的解讀B2(比如在陌生環境沒有媽媽陪同)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的情緒和行爲C就完全不同了。一個平靜揮手告別或興奮地蹦跳着,一個則是大哭大鬧拉扯着不肯進園。

既然知道了這個情緒和行爲是來自於不同人對於同一個事情的不同解讀。那麼要改變這個情緒和行爲,就要讓這個人改變對這個事情的看法。

也就是說:如果讓六六多去關注幼兒園裏好的因素(比如交到一起玩耍的好朋友,或者每天有好喫的點心,或者操場的滑滑梯很好玩等),讓他解讀到去幼兒園可以是件開心好玩的事情,他就不會每天早上搞分離大鬧了吧。

我準備哪天碰到六六媽媽或奶奶的時候,跟她們聊聊這個思路看看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