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課異構之我之反思


劉政老師的亮點情景導入首尾呼應,用珠穆朗瑪峯與摺紙的高度作比較,趣味性的開啓了本節課,在本節課結束之後運用本節所學內容再次迴歸導入問題,並進行了“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就非凡自己”的德育教育昇華。



廣文的劉老師,同樣利用珠穆朗瑪峯導入,但她通過對摺紙厚度問題細細剖析,引出問題,自然的生長出本節知識點“乘方”,順水推舟的引出乘方的概念。對於扣標方面,劉老師緊扣本節重難點,挨個擊破。學案一看,一目瞭然,問題目標明確。

本節亮點在自主探究環節,學案上劉老師設計巧妙,把乘方概念的相關題型整合爲一個表格,一舉多得,並且表格本身就有一種橫縱上的聯繫與對比性,讓做完題的學生對自己學習內容與學習情況反饋一目瞭然。探究一名爲讓學生通過做題練習鞏固上一環節所學乘方的概念與意義,實爲暴露學生問題。通過學生解答問題過程中,自然的生成“老師期待的問題”,此乃巧筆!劉老師順水推舟,把“負數與分數乘方書寫問題”的不一致,拿來研究。也爲接下來的同學們自主合作探究,吊起了學生的胃口,此時合作,學生會不約自主產生真合作,而且劉老師也實時的給予充分的合作探究時間。此處爲本節最難點,卻被劉老師的問題前置的巧設,一舉攻破!而學案上的變式,正能夠練習學生們對乘方之意義的理解以及瞭解對難點的掌握程度。

探究二,劉老師再次膽大的設置表格交給學生,直述“冪的符號規律”,就讓你探究。學生目標明確,會只思考符號,此時劉老師已成功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本節第二個重點,乘方計算中易出現的符號問題”。其實劉老師還巧用心理學“首因效應”。正常我們是先講乘方計算,再探究符號規律。而劉老師直擊問題核心(學生的易錯點),根據乘方意義探究冪的符號。講課的順序的掉反,首因效應的作用,大膽的選擇相信學生,學生帶着老師的期待與信任必回給予你驚喜,也會不自覺的甜蜜的“掉入”老師佈置的“心理陷阱”,對符號印象深刻,後面接下來的計算,簡直如虎添翼!

劉老師學案設計,扣標,準而狠,問題簡略又到位,整合性高內容深邃。劉老師的學案從扣標和問題兩方面的設計,都走在了我們青年教師的前列,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她讓我深深體悟到學案的重要地位作用,一精緻“學案”在手,課堂自然會璀璨開花。再加上劉老師簡單的語言引導,學生便會“乘學案之舵,踏浪啓航”。

所以說,學案看似簡單,卻大有乾坤!

劉老師的課堂,看似平淡無奇,平靜如水,實則不然,卻暗潮湧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不論是學案設計還是課堂環節流程,真的是耐人尋味!

最後想說一下我對劉老師本人首因印象,謙虛且親和力十足。因爲課堂之上的她幾乎一直在躬身講課,目光關注學生。學生討論探究時我們一般是走近頂多彎腰探聽,偶爾加上一兩句引導之語。但是劉老師卻俯身在學生之間聆聽然後一起探討。這讓我想到我們一直倡導的“親和力”,我們都會帶着微笑上課,但這是真“親和力”嗎?劉老師帶給我的感悟,親不是簡單的“表情”親,乃是“身”與“心”的親,發自內心得親,身體力行的親,身心合二爲一的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