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易、太極和八卦”文化知識概述提綱

一、從幾個概念梳理道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經典中的最重要的幾個文化概念,包括“道、無極、太極、陰陽、八卦”最古老文獻典籍出處:

(一)道,出自老子《道德經》,中華傳統文化最高範疇。

(二)無極,出自老子《道德經》,指道的“無而孕育有”的屬性。

(三)太極,出自《莊子》,指道生育萬有的最本元的純一的“元素”,它具有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屬性。有點像如今西方科學探求的上帝粒子以及相應的原始統一場。

(四)陰陽,世間一切萬有,包括世間、空間、物質、能量等普遍具有的互相對立統一的“二分法”屬性,如:先後、大小、有無、多少、輕重、高矮、上下、軟硬、寒熱、燥溼、苦樂、長短、優劣、生死、晝夜、日月、明暗、男女、雄雌、善惡、得失、貧富、成敗、榮辱…等,凡明亮的、積極的、亢奮的皆爲陽,凡闇昧的、消極的、萎靡的皆爲陰。

二、“易”與傳統文化關係

(一)伏羲畫卦:易文化的開創者。

(二)易與二進制:剛柔二氣與陰陽。

萊布尼茨發明計算器受到了中國古老《易經》二進制“太極八卦”思想的啓發。

(三)周文王與周易:史記有“文王拘而演周易”。

(四)孔子與周易:《論語·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是孔子晚年68歲時說的話,又有孔子學易“韋絕三遍”一說,爲周易做《傳》。

(五)易文化中的“太極”與“八卦”

易文化的本質,實際上聰明智慧的古人,是用二進制,以六十四卦384爻,虛擬了天地人宇宙萬有數據模型,進行預測,從輔助人們做出決策,達到趨吉避凶,勸人勸人遷善改過。

三、“太極”與“太極拳”的歷史

(一)太極拳

1、創拳:太極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村陳氏第九代陳王庭集祖傳通背拳,少林拳、岳家軍拳、太祖長拳、明末軍隊單兵格鬥拳術等多種拳術之長於一爐,以太極哲理爲理論基礎,首創“陳家拳”。

2、楊露禪將太極拳發揚光大。後兩百多年後至清朝末年慈禧年間方打破不教外姓人的傳統,由陳家大宗師陳長興的弟子楊露禪,先後往返陳家溝三次,累計學拳十八載,藝成後將陳家拳從陳家溝村帶進北京,開始稱神拳、綿拳,後正式定名爲太極拳。從陳王庭明末清初創拳至今,只有不到600年有據可追溯歷史,逐漸普及進入全國人民乃至全球的視角,也就是從清末至今的事兒。

3、從傳承看太極拳的文化基因:天下太極拳本一家。

4、1928年陳發科大師將原汁原味的“陳家拳”即陳式太極拳帶進北京,開設首都武術社,出任社長。

5、楊澄甫大師將楊式太極拳定型並推廣到全國。

……

(二)太極文化歷史

相比於太極拳歷史,太極文化則有數千年甚至更久遠文化積澱。

1、關於“”太極”的歷史文物、文獻

(1)石器時代,日石文化中的類太極符號。

(2)湖北天門出土新石器時代類似太極符號文武。

(3)東周末年孔子作《周易易傳》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4)《莊子》一書有“在太極之上而不爲高”。

(5)東漢末年:道教大宗師葛玄,號太極仙翁,作《清靜經》,這位太極仙翁的晚輩從孫葛洪,是古代著名中醫,作《肘後備急方》,青蒿素髮明者,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即是根據該書記載發明青蒿素。

(6)漢代:建築物太極陰陽圖案。

(7)五代宋初:陳傳是道家代表人物陳摶(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字圖南,號扶搖子,賜號“白雲先生”、“希夷先生”,他好讀《易》,繼承漢代以來的象數學傳統,並把黃老清靜無爲思想、道教修煉方術和儒家修養、佛教禪觀會歸一流,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後人稱其爲“陳摶老祖”、“睡仙”等。講“先天無極圖”。

(8)北宋儒家理學思想鼻祖周敦頤(1017—1073)作“太極圖說”。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諡號元公,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

(9)南宋陸九淵與朱熹二人“無極而太極之辯”。

陸九淵(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靜,撫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縣)人,漢族江右民系。南宋哲學家、官員,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爲朱子。。

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朱熹作《太極圖說解》、《周易讀本》,其所作《四書章句集註》成爲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10)明中期:王守仁(1472-1529),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漢族,明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兼軍事家、教育家。王守仁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陽明心學後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其弟子極衆,世稱“姚江學派”。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心學四訣來自於王陽明的王門四句教,具體內容包括: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三、太極修習

明或清:王宗嶽創造性的以太極之理對太極武學進行哲理層面的縝密論證和技術層面的系統闡釋,作《太極拳論》,這標誌着太極拳的誕生,凡有志於太極文化者,對這一文化現象的來龍去脈,不可不察也。

(一)拳、功、文化全面修習

學太極不能一葉障目,更不能井底觀天,有視野開闊,方能長見識,方能建立文化覺知。對於一個太極修習者,沒有文化覺知,又怎麼能確保在太極修習之路上不“誤入歧途甚至南轅北轍”?拳諺有“太極十年不出門”之說,事實上太極幾十年還摸不着門,甚至練傷膝蓋,練壞身體,練出毛病的大有人在,這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洞悉人性,走上“文化修心”之路

有情生命的本質,即在覺知基礎上能分別,能爲生存、爲離苦得樂而本能選擇,或習慣性給出反應,這是原始生命至高等生命的共同基本特徵,它非常重要,離開這一點就,有機體就不能生存,不能形成所謂“生命”。但即便再高等生靈,如人類也往往因此缺乏反省,失去正知…成爲情緒情感的奴隸,成爲概念的奴隸,成爲文字的奴隸,成爲偶像的奴隸…而不經意間滑入罪惡的深淵…這從觀看經典二戰電影《鋼琴家》可以深刻領會,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以一個猶太鋼琴家的視角去描述和見證了二戰的殘酷,呈現了一位鋼琴家在二戰中,顛沛流離,艱難生存的故事。(強烈推薦)

真正藝術家都應是洞悉人性的大師,感謝這位鋼琴家的自傳、感謝精彩演繹這部影片的導演和演員,讓我們地球人都能看看這部電影,以史爲鑑。

如老子言——“復衆人之所過”,但也有人說“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從來不長教訓”,故而,每個人當警醒,精神進化,當從自己反省警醒並決定踏上自我心靈淨化迴歸之路開始!

(三)堅守底線,安穩人生

對於無神論者,或者沒有精神信仰的人,即便對生命能夠迴歸安穩家園這事兒缺乏信心,也沒有關係,只要能堅守做人底線:深信因果。你親手所放出的“鴿子”,早晚都會飛回來的。給予別人愛和光總會回來溫暖自己,對於別人的惡和傷害,終究會反噬自己,無論你現在多麼強大不可戰勝,都不能逃脫“因果自然律”——這個宇宙第一律的約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