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如何被把控的?

在《三十而已》,當顧佳說希望子言能夠快點控制自己的情緒時,我有些喫驚,子言還是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她就希望他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作爲一個成年人,還有很多人,尚且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何況是一個孩子,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我最近幾年纔有的想法,而這時的我,已經三十好幾。以前連這種意識都沒有,現在想起有點可笑,又不可笑。自己也不明白,曾經的我爲何要做個愛哭鼻子的小孩,自己都不喜歡的小孩。

也曾買過關係高手、社交高手、高情商聊天、口才之類的書籍,學習如何在關係中察言觀色、獲取別人的喜歡、認可。這些書把關係放在第一位,把對方放在第一位,那麼問題來了,把自己放在哪呢,無所適從

小時候很喜歡哲學,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哲學是講大道理的,聽起來高大上,而實際上並沒有多少用處。偶然的機會,通過哲學瞭解了心理學,越讀越愛。原來還有這麼一門學科,一門更接地氣的學問,一門可以瞭解自己的學科,迫不及待的想了解自己

情緒,是我們身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開心的時候,可以毫無遮攔的大笑。委屈的時候,你必須裝作若無其事,憋住自己的委屈,即使淚水在眼眶裏打轉轉。同樣是情緒,爲何正面情緒可以毫無遮攔,而負面情緒必須遮遮掩掩?

在陸陸續續看過一些心理學的書籍後,開始對情緒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對於自己的情緒,我們需要的不是忍,而是讓自己的情緒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下,自由的流淌。

忍,是對情緒的壓抑,把本應該流淌的情緒壓抑住了,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也不是我們的身體所想要的。今天壓抑住的情緒,積累的多了,身體總會找時間爆發,變成這樣或那樣不適的症狀。

每個人都有情緒,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其實就是情緒的交流。雙方情緒的把控,關係到兩個人關係的質量,一方把控不好,關係就會鬧僵。除非有一方,主動做出讓步。

對於情緒,又該如何控制呢?

首先是覺知,你要學着覺知自己的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在負面情緒到來時,提醒自己,讓頭腦空間站在高處,觀察自己,看負面情緒都對自己的身體做了些什麼,它們來去匆匆,在你刻意觀察它時,它又掩面,想逃。

國慶小長假,和孩子相處八天,發過一次大火,滅了一次還沒發的火。按照往常的慣例,肯定不止兩次。放假的頭兩天還和孩子好的像一個一樣,一般第三天就開始變天了,和孩子水火不容起來。然而,這次小長假,雖然也控制不住發火了,但是從歷史記錄來看,也算不小的進步。

第一次發火,是在三號晚上。那天很晚,夜裏十二點多,不知道孩子在忙啥,反正就是不睡覺,催她好幾次,她卻要燒水泡腳。這麼晚了,燒水要十幾分鍾,泡腳半個小時也搞不定呀,氣不打一處來,朝着她吼道:早幹嘛去了?

只想着讓她儘快休息,暴力地把燈關了,沒想到她也很倔,衣服不脫,往牀上一躺,被子往身上一拉,就這樣睡了。下午去過公園,在石凳上做過,穿着髒衣服上牀。忍無可忍的我,用腳踹了她兩腳,把她踹疼了,在那裏嗡嗡的哭。

聽見她的哭聲,我的心軟了,不該打她的,看,把她打疼了吧?把她打疼了,自己也很心疼,但是她穿着髒衣服上牀睡覺,卻不可容忍!

之後躺在牀上回憶,爲什麼會發火?在那一刻,我心中的的憤怒被什麼點燃了?我已經好久,沒有對孩子發這麼大的火了。有一點很確定,那天心情不好,爲什麼不好,已經忘記了。在提醒孩子時,語氣已經不好了,吃了火藥一樣,嗆人!

這麼看來,這次情緒的爆發,自己是點燃者,更是導火線,孩子的情緒也很被動,被我一點就燃,緊接着就逆着來,最後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孩子受了皮肉之苦。

這次發火也不是一躍而就的,在第一次發火後,如果孩子馬上洗洗睡覺,我也不會再發火了。可是,孩子又澆了一把油,衣服也不換,就上牀睡覺,這不是幾個父母能容忍的,今年不太平,疫情那麼嚴重,怎麼樣也要講究一下衛生吧?

如果我不把個人衛生看得那麼重,也不會再發第二波火。說好,要做孩子的容器,對孩子包容的,可每次先發火的總是我。這樣的事,在當時很大,事後想想都是小事兒,很不值得。如果能好好說,孩子想必也會聽的,她也沒有想象中的那般頑劣。

第二次,是在九號的早上。這天早上,她要去上學,我要去上班,不能送她,只能讓她一個人去學校。她早早地起了牀,這點倒是讓我滿欣慰的。但是,桌子上放着一摞作業,一本一本的翻着寫。

看到這個情景,馬上去學校了,還有那麼一大堆作業沒寫?這是什麼情況,找罵的情況呀?盯着她的背景,遲疑了一下,很想很想把她臭罵一頓,但是臭罵一頓之後呢?

她本來就在趕作業,被我臭罵一頓後,情緒糟糕透底,作業寫的更不認真了,收拾東西的時候,再來個丟三落四,帶着個壞心情,不要前腳走出家門,後腳又發現忘記帶東西了...

這是多麼糟糕的一天,我不想有,也不希望她有,盯着她的背景又看了幾秒,咳了一下:我先去上班去了,到點了,你就去學校吧!她頭也沒有轉,嗯的迴應了一聲,繼續趕作業中。

寫作業本是自己的事情,學着自治吧!寫不完作業,老師檢查,會有壓力的,有壓力自然會想辦法找時間寫,學生拖延症,非得要拖到那一刻纔開始寫,理解。

就這樣,這一次,在發火前,就把發火的情節預演了一遍,最後的結果,選擇不發火,因爲發火什麼也改變不了,反而讓事情變得更糟糕,這不是我的目的。

對於情緒,我們要覺察、覺察、再覺察,看見它的存在,看見它對我們身體的影響,對我們身邊人的影響,考慮它可能帶來的後果****。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覺察中,你會思量,到底要不要上演這場情緒,還是再換一個更溫和、更有效、沒有殺傷力的情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