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江村》引發的一些回憶

  今天讀到杜甫的《江村》,恰巧崽崽的唐詩也擺在邊上,回憶一下就湧上心頭。

  先不說詩的內容,我想起在我小時候也有一本類似的唐詩,也是詩歌配上卡通的圖畫,而這首《江村》也收錄在裏面,而且在書的末尾幾頁,因爲經常看和不愛惜書,書的封面和最後幾頁已經掉了,這首江村就成了封面,而這首律詩我嫌太長,而且寫的內容不是鮮衣怒馬,快意縱橫,我不太喜歡,也就沒仔細看了。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再來讀杜甫的這首詩,真是感受頗深而且覺得妙不可言。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作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安史之亂後顛沛流離的詩人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草堂,在飽經戰亂之苦後,生活暫時得到了安寧。

  詩中這種恬靜的描寫讓我也回到了自己經歷過的“長夏”。小學暑假總感覺特別漫長,很多時候我都是在農村的外公外婆家度過,外公外婆忙於種菜賣菜,也沒有其他人和我玩,其實也感覺很孤單無聊。長夏的正午,陽光正盛,燥熱的不敢出門,飯後坐在堂屋裏偶爾有些許穿堂風讓人愜意。外婆躺在藤椅上睡着了,微微的打着鼾,蒲扇從手裏掉到了地上。家裏的那條老狗也懶懶的伸着舌頭匍匐在一旁,堂屋門口不知啥時候落了一隻天牛在那裏,有隻老母雞好奇的看着它,想伸出爪子去抓又猶豫,於是定在那裏一樣,只有樹上的蟬在拼命的叫着。我發着呆看着這一切,所有的像慢動作回放一樣,生活顯得緩慢而悠長。

  就像牛虻回憶他在蒙泰尼裏房裏讀書時那個炎熱的午後,窗外的小販在拼命的喊着賣草莓賣草莓一樣。人有時候會忘記很多東西,但是有些瞬間卻會記得格外清楚。

  至於這個回憶的滋味還真說不出來,是會心一笑,還是感覺光陰荏苒,還是感嘆蹉跎?也許還真是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