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傅恒3-3:真实的他,远非温文尔雅的少爷3

作者:文元,历史畅销书作家、历史文化学者,曾出版精品图书《道光平叛》、《弱势守土》。

 7.富察•傅恒《延禧攻略》富察•傅恒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少爷,历史上好像不仅如此?

(接上篇)

8

傅恒就是在三位云贵总督相继兵败身亡的情况下,被乾隆授以“经略”之职、临危受命,执掌征缅帅印的。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他冒着早春二月的寒风,踏上远征西南的征程。三月进入云南。四月抵达边城腾越。到达边境后,傅恒发现有个叫翁古山的地方,有许多参天大树,其中有些树种是造船的上等材料;恰好附近有个叫野牛坝的地方,凉爽而且没有瘴气,是个造船的好地方。他一边命自己的儿子傅显率清军三千人、再加上湖广工匠四百六十余人秘密赶造战船,一边制定水陆并进、直捣缅甸都城阿瓦的军事计划。这一计划,正合乾隆之意,乾隆予以充分肯定。

这年七月,傅恒祭旗誓师,兵发腾越,对缅发动突袭,初战告捷。

九月,野牛坝战船造成,清军水陆并进,击溃缅甸水军。

十月,攻克此前被缅军攻占的军事重镇新街。

十一月,进攻老官屯。老官屯是由北往南的水陆交通咽喉,易守难攻。缅军在这里设立木寨、水寨,据险顽抗,清军未能攻克。而且这一带烟雾缭绕,湿度很大,水土恶劣,清军特别是久居北方的满洲士兵,身体都很不适应,官兵染上瘴疠之疾(一种恶性热带地区传染病)而纷纷病倒,有的甚至一命归西。清军原有水、陆两军三万一千余人,最后就只剩下一万三千人,死亡过半,遭受重创,就连傅恒的儿子傅显等多名清军重要将领,均被恶性传染病夺去生命。最后,连主帅傅恒本人也未能幸免,染上恶疾,腹泻一天比一天厉害,以致一病不起。

9

乾隆闻讯大惊,急忙命令傅恒立即班师回京。

碰巧,就在这时,缅甸国王和缅军主帅慑于清军兵威,加之其后方不稳,也有罢兵乞和之意。这正好给了已决计撤兵、不愿再将战事拖下去的乾隆皇帝,一个借机下台阶的机会,于是,乾隆同意前方清军与缅方议和停战。

傅恒带病与缅方谈判,一直坚持直到在接到缅甸国王乞降方物之后,才宣布撤军。

来年二月,傅恒班师回朝。

战争结束了,而傅恒的病情却一直没有好转。两个月后,病情恶化,不幸病逝,时年未满五十岁。

乾隆皇帝非常悲哀,亲登其府,在灵前祭酒,并对傅恒一生予以充分肯定,赐谥号为“文忠”。

10

根据史料的记载,历史上的傅恒长得并不如电视剧那样英俊潇洒,他身体很胖,走得快一点都会气喘吁吁的。

不过,朝中大臣们都非常喜爱他这个大胖墩儿。这是因为,尽管他身为皇亲国戚、出将入相,尽管他官居大学士、任首席军机大臣二十多年,是乾隆朝前期最有权势的大臣,但他为人谦逊,尊重长辈,从不居功自傲、搞什么特殊化,大家都愿意和他共事。

尤其是,他一生堪称完美,从工作到生活、到做人,没有任何污点。他一生只娶了一位夫人,夫妻恩爱,共养育了六个子女。

依据本人的独家观点,那就是:

富察皇后和富察•傅恒这姐弟俩,性格有很大相近之处,都是温和、谦逊、低调、节俭的那种。如果说富察皇后是大清朝一代贤后的话,那么,他的弟弟富察•傅恒就是大清朝的一代贤臣。

(本文结束)

(本文属作者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