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名著精彩片段分享(53-55)

名著精彩片段分享(53)

分享人:佳紗


分享作品:

今天我分享的片段來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分享片段:

只有活的愚昧,或活得無恥的人才能完全沉溺在幸福之中,而做不到至少其中一者的人,活在地獄裏連選擇死亡也不被允許,沒有一條出路,只有無力的絕望。

讀後感:

《人間失格》這本書,內容充斥着厭世、欺詐、抑鬱、墮落、自殺等世間的糟糕事,很多人說,讀不來這本書,看不懂這本書的人是幸福的,他們無法從中找到共情之處。

你無法想象和體會,面對人類社會,格格不入的葉藏從小便看透了取悅別人的行爲,似乎只有自己這樣做才能不被訓斥,被父母和身邊的孩子所接納。

於是,天生敏感的他開始畏懼人類,並變得懦弱。

是誰能給予一個人爲人的資格?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理解自己,接受自己,那麼不管是努力去改變自己,還是堅持與這世界格格不入的自己,都可以看到光明。

​但絕大多數人都在搖擺着,懷疑着,偶爾因此而痛苦着自卑着。

但我們是可以前進的。

不是懷着自己必將勝利的信心,那樣的信心太容易破滅;而是,即使瞭解失敗的可能性,也願意放手一搏。

這纔是失格者的救贖,也是每一個人的救贖。

到這裏才明白《人間失格》中的的詩句:人生無常如水流,河畔柳枝何需愁。

柳枝隨風搖擺飄搖不定,人生浮萍盡是應該隨性而爲。

作者簡介: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本名津島修治(つしま しゅうじ),日本小說家,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太宰治從學生時代起已希望成爲作家,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1935年《晚年》一書中作品《逆行》列爲第一屆芥川獎的候選作品。結婚後,寫出了《富嶽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爲當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時年39歲,留下了《人間失格》等作品。



名著精彩片段分享(54)

分享人:江畔瓊樓


分享作品:《哈佛家訓》

《哈佛家訓》序言

《哈佛家訓》是我送給兒子和女兒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禮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僅要用牛奶和麪包將子女養大,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及時用完美的思想薰陶他們的靈魂。子女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生下他們,並不只是讓我們得到做父母的愉悅,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去教導他們,用正確的人生觀念啓迪他們,使他們真正成爲人類智慧的精英,成爲大地上生命的強者。我們要擔負起這個責任,應該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職責。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渴望擁有成功的人生。然而,他們中的一些人因爲缺少正確的指導,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誤入歧途。青少年時期形成的觀念,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開始的時候,應該讓他們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煉優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習慣。

作者簡介:

威廉·貝納德,1873年出生于丹麥,曾憑藉《漫長的旅行》獲得過諾貝爾獎。1944年成爲丹麥小說家、詩人。

書中的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的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脾氣或跟別人吵架以後,就院的籬笆上釘一根釘子。第一天,男孩釘了37 個釘子。以後的日子裏,他慢慢學控制脾氣,每天釘的釘子慢慢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脾氣實際上比釘釘子要容易的多。終於有一天,一根釘子都沒有了,他高興地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從今以後,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從籬笆上拔掉一根釘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後來,籬笆上的釘子全部拔光了。爸爸帶他來到籬笆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籬笆上的釘孔吧,洞永遠也不可能恢復原來的樣子了。就像你和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會在他心裏留下一個傷口,像此釘子洞一樣。”

感悟反思:

親愛的孩子:媽媽今天聽到一個樊登問答,提的一個問題是:曾經的網癮少年,如何快樂讀書?這位大四網癮學生在生活中發現他自己知道的東西比較少,喫虧在把大把的時間花在了遊戲上。他現在想好好讀書,詢問好的讀書方法。

樊登說把掌聲送給交大,他說是交大良好環境讓這位網癮少年認識到自己的淺薄而想多讀一些書。他提到《勸學》裏的一句話: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說的是蓬草長在麻草中,不用扶也會直。爲什麼呢?麻草是硬的嘛。這使我想到家庭環境對一個人來說多少的重要。

除了成長環境,我想到了家庭的語言環境。我不知道我曾經粗暴的言語在你的心靈深度留下了怎麼樣的小窟窿。我時常覺得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媽媽,就在於我有時候控制不好自己的脾氣。而親愛的孩子,你總是無條件地愛着我。有的時候,我控制不好脾氣,你氣哭了。當我再問你能不能原諒媽媽的時候,雖然你的眼角還有淚痕,但是你還是用力點頭。孩子,你的愛才是無條件的,而媽媽的行爲卻讓我看到了自己的自私。這種自私在於要求孩子沒有孩子的天性,這種自私在於以大人的思維模式來看待你的行爲。這種自私在於缺少作爲家長的知識儲備和溝通技巧。

木心在《素履之往》中提到語言暴力也引起了媽媽深深的反思。刀劍傷人,語言傷心,一句惡毒的話就足以使人完全絕望——絕望,就絕望在眼看那忘恩負義者以自毀來毀人。媽媽,向你道歉。媽媽希望自己可以做得好一點。



名著精彩片段分享(55)

分享人:瑾字翁


分享作品:李白最美詩篇

今天我分享的是我非常喜歡的李白詩詞歌賦。

李白天資聰穎,五歲能讀書,十歲觀百家,孜孜不倦,學貫古今。

三十歲時,大丈夫志在四方,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出外遍訪名師、山水大川。文學水平日益成熟,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山水田園風光、親友相聚離別、情歌怨恨、民間疾苦、眼中景心中事或長或短,信手拈來、恣意瀟灑、天馬行空、俊朗飄逸皆是佳作,萬言之文立等可待。讀來賞心悅目,無人讓人拍案叫絕,難怪賀知章驚呼李白爲謫仙人。

其才華主要得到當時著名詩人三品大臣賀知章、以及唐玄宗寵愛的親妹妹玉真公主的大力舉薦。

也獲得有雄才大略也極有文才的唐玄宗的非常認可,被聘爲翰林詩供奉,與唐玄宗一起研討詩詞,唐玄宗還親自爲李白調羹讓座。李白的才華在唐玄宗心中可見很不一般。

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號稱唐代三絕,真是了得,被世人所稱頌,那絕非偶然,空穴來風。

其實李白的劍術也很歷害,傳說李白向裴旻請教後,其劍術提高很多,水平僅次於裴旻。

李白除了詩詞寫得好、劍術好,還有一個特點,他還是一位大美男子,氣宇軒昂,儀貌堂堂,也許與他西亞混血兒遺傳優勢有關。

最後由於唐玄宗年事已高,以爲開元盛世,天下大治後萬事大吉,懶於朝政,貪求享樂。

正讓李林甫一夥口密腹劍、兩面三刀、沒有文化素質的奸侫小人鑽了空子,把持朝政,社會風氣江河日下。最後導致安史之亂,唐玄宗被趕下臺,大唐盛世不再。

像李白這樣剛正、清雅、豪放浪漫、多才的人在當時斷無當官匡扶社稷之可能。

即便如此,李白離開都城長安時,唐玄宗還是重金賜還。可惜李白平時就是視金錢如糞土,揮霍無度,出京城後再無皇糧厚祿,坐喫山空,落魄終了一生,枉費了一世英才。

不論從作品數量、質量和時間上,李白開創了詩詞的先河,總體來說古今中外再沒有人的詩詞能超過李白,應該說李白不但是中國,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人。我認爲他無愧於這個稱號,杜甫、蘇軾只能屈居其後。

最近讀完李白的美詩後,自己有感而發,寫了以下一首七律。以示對詩仙李太白的無限崇敬之意。感恩他讓我們今天能讀到如此絕妙的詩詞歌賦時,不禁潸然淚下。

《讀罷詩仙總淚流》

與爾同聽李白優,

如今誰可解仙愁。

長風萬里吹明月,

短笛千聲醉夜樓。

不問人間多鎖事,

但看天上只閒悠。

文章落筆驚神語,

直下江河弄釣舟。

如想詳細瞭解李白詩句,請鏈接簡書瑾字翁老師的文章進行學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