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来到这世界的人,哪一个不是有待治疗的病人

心理治疗的限度


1. 很少心理治疗能够达成理想的结果。2 明白“疗愈属于心灵的层次”,是一切治疗的起点;只有相信这一点的人才会接受心理治疗。3 他们受益的程度也可能仅限于此,因为没有人能够学到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接受的事。4 然而,接受的程度会逐渐改变的,只要治疗师或病患再往前推进一步,新的需求将促使他们发展出新的关系。5 他们也许会再度相聚,继续这一关系,圣化这一关系。6 他们也可能分道扬镳,找到新的治疗关系。7 我敢保证,这对他们双方仍是一种进步。8 表面的停滞只是过渡现象。9 整体来讲,它仍然朝着真相迈进。


2. 心理治疗本身没有创造的能力。2 自我心中常有个错误观念,以为心理治疗能带给它真实的转变,因此具有真正的创造力。3 这与我们先前所提的“得救的幻相”或“最后的一梦”是两回事,自我却以它们作为最后一道防线。4 自我一向以“抵制”的心态面对问题,它甚至把“抵制”诠释为一种进步与成长。5 这种诠释必会构成曲解,因它根本是一种自欺的幻觉。6 自我追求的并非真实的改变。7 它所追求的其实是更深的阴影,一种海市蜃楼。8 凡是出自虚无之物,不可能具有新意或与众不同的。9 幻相就是幻相,真相就是真相。


3. 上述的抵制心态,可说是道出了治疗师与病患共有的心理特质。2 不论哪一方怀此心态,都会限制了心理治疗的效果,因为它已经画地自限了。3 自我若在治疗过程中搅局,连圣神都只能徒呼负负。4 但是,祂会等待,而祂的耐心是无限的。5 祂的目标一向坚贞不二。6 不论病患与治疗师如何为彼此分歧的目标找出妥协的办法,永远不可能完全调和一致的,除非双方能够结合于圣神的目标之下。7 唯有如此,冲突才会消失,因为唯有如此,心中才会笃定下来。


4. 最理想的心理治疗是由无数的“神圣会晤”串连而成的:弟兄们萍水相逢,彼此祝福,一起领受上主的平安。2 世上所有的“病患”迟早都会经历这一神圣会晤的,因为只要来到这世界的人,哪一个不是有待治疗的病人?3 治疗师只是比较专业的上主之师罢了。4 祂从教中不断学习;愈资深的老师,教的就愈多,学的也愈多。5 但不论祂的心态达到哪种境界,总会有与祂心态相应的病患需要祂的协助。6 那些人也只消化得了祂目前所能给的协助。7 直到他们双方的神智都恢复正常为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