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弯弯照九州(四)耶律余睹降金 阿骨打决心灭辽!

天祚帝在位期间宠信奸佞、倒行逆施,导致契丹族将士与其离心离德。

阿骨打起兵反辽之后,就陆续有契丹族将士降附,如公元1116年,契丹人耶律吴十、挞不也、铎剌等来降,此后,女真人每占领一座辽国城市,都会有数量不等的契丹人投降。

这个时期,由于辽国看上去似乎依然强大,所以无论主动降附还是被动投降的契丹人,数量并不多,直到耶律余睹降金之后,契丹人才开始出现大规模投降的情形。


耶律余睹是辽国宗室,历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上京路都统等职务,位高权重,而且他的妻子又是天祚帝文妃的亲妹妹,与天祚帝又有连襟关系,所以在即使在上京沦陷后,依然拒绝阿骨打招降(1)

那么,耶律余睹现在为什么主动降金呢?事情还要从“晋王谋反”一事说起。

晋王敖卢斡是天祚帝之子,贤明有才、为人宽厚、深得众望,甚至被部分朝臣视为天祚帝接班人。

晋王生母为文妃,按照辈分,当是耶律余睹的外甥。

天祚帝的元妃,是宠臣萧奉先的妹妹,生有秦王耶律定和许王耶律宁,不愿看到晋王登基,就联合萧奉先,极力收买和笼络朝臣,企图把自己的儿子秦王送上皇帝宝座。

于是,辽国朝臣分为两派,互相倾轧。


文妃饱读诗书,颇有文才,看到女真铁骑步步紧逼,而天祚帝依然勿荒政游猎、不辨忠奸,就写下一首诗劝谏,诗曰:

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

养成外患兮磋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

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

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

可惜,文妃这首诗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天祚帝不满,更严重的是,文妃在诗中批判萧奉先的语句,引起萧奉先和元妃的极度仇恨。

萧奉先和元妃兄妹二人不断在天祚帝面前编排文妃和晋王的不是,使天祚帝更加厌恶文妃。

文妃极度失望之下,决定铤而走险,联络姐夫耶律挞曷里、驸马萧昱和弟弟耶律余睹等人,准备谋立晋王敖卢斡为帝。

萧奉先侦知此事,立即向天祚帝报告,天祚帝怒火冲天,下令处死耶律挞曷里、萧昱,赐文妃自尽,而晋王对此事毫不知情,免于追究(2)。不过,晋王也仅仅比其他人多活了一段时间,不久之后在鸳鸯泺被天祚帝杀害。


带兵在外的耶律余睹因听到密谋败露,害怕遭天祚帝毒手,立即带领部下一千余人投奔了完颜阿骨打,宋朝人在《松漠纪闻》记载余睹带领十万人降金,当为夸大之词,并不足信。

耶律余睹降金,使金辽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在此之前,阿骨打没有灭辽野心,称帝建国后,还向辽国请求册封,但自从耶律余睹将辽国内部情形和盘托出后,阿骨打将灭辽当做最终目标。

这一年的十二月,阿骨打以弟弟完颜斜也为金国内外诸军都统,以完颜粘罕、完颜宗干、完颜斡离不、完颜宗磐、完颜蒲家奴等人为副,统领各猛安谋克军,向辽国发起全面进攻。

完颜斜也以耶律余睹为先锋,渡过辽河,进攻辽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一带),沿途各地辽军在耶律余睹的招抚下,纷纷献城投降,金军轻松占领中京。

天祚帝在燕京(今北京)听闻中京失守,大惊失色,立即启程逃往云中(今天山西大同)。

阿骨打以契丹降将为先锋,继续攻略辽国西部领土和追剿天祚帝。

天辅六年,完颜希尹所部俘虏天祚帝之子赵王耶律习泥烈,得知天祚帝猎于鸳鸯泺后,立即向粘罕报告,请求以偏师讨之。(3)

完颜粘罕不敢怠慢,以耶律吴十等契丹人带路,进攻鸳鸯泺,但天祚帝提前得到消息,已经西逃,金军仅俘虏了一批来不及逃走的辽国官员,缴获了一批辎重。


八月,耶律余睹率军在石辇驿(今大同西北)追上天祚帝,当时天祚帝身边集结起来的辽军各部人数众多,而金军仅是先锋部队,两军兵力对比悬殊,但余睹指挥金军集中兵力攻向天祚帝所在,大破辽军,天祚帝逃往天德(今呼和浩特东)。(4)

除了耶律余睹之外,辽国降金的重要将领还有西南路招讨使耶律佛顶(5),辽国宗室、同知点检司事耶律怀义、耶律涂山、耶律坦、耶律慎思等等(6),他们或为金国提供重要情报、或为金军招降各地州县,加速了辽国灭亡。

降金的契丹将领在日后灭北宋的决策和实际行动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契丹将领耶律马五率领500骑兵突袭扬州,吓得宋高宗从此失去生育能力,直接改变了南宋皇位的走向!

就在辽国版图日蹙,天祚帝抱头鼠窜、惶惶不可终日之际,南面的宋朝厉兵秣马,准备以武力收复幽云十六州。

引用资料:

(1)《金史》·卷一百三十三

(2)《辽史》·卷六十四

(3)《金史》·卷七四

(4)《金史》·卷七四

(5)《契丹国志》·卷一零

(6)《金史》·卷八一;卷八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