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替朋友還錢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作家海明威作爲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的記者常駐巴黎。

在這裏,海明威結識了很多文友,其中就包括作家喬伊斯。當時,海明威只是一個按稿計酬的編外記者,收入有限。

儘管日子過得清貧,但只要稿費有節餘,他就會約上朋友,去酒吧喝一杯。

海明威是麗茲酒吧的常客,因爲這裏美酒香醇,而且老闆爲人也很厚道,對於經常光顧酒吧的熟客,他總是非常信任地允許他們賒賬。

有一次,海明威正獨自一人在麗茲酒吧喝酒,無意中聽到了老闆的抱怨:“那傢伙都已經到瑞士蘇黎世定居了,可還欠着我50法郎沒給呢。”

海明威細心聽下去,才知道老闆說的那個人正是自己的好朋友喬伊斯。

海明威當即就掏出錢來,準備替朋友還上,但他隨後想了想,又覺得現在不怎麼合適,於是就結完自己的賬離開了。

幾天後,海明威再次來到麗茲吧,他剛進門,就把攥在手裏的50法郎遞給老闆:“我的朋友喬伊斯走得太急了,沒有及時結清賬,他特意從蘇黎世寄了錢過來,讓我替他還上。”

老闆接過錢,臉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後來,喬伊斯聽說了這件事,他在感激海明威的同時,又覺得有些不理解:“爲什麼你要等第二次去酒吧才替我還上呢?”

海明威微笑着回答:“如果我當時就把錢還上,老闆不一定會相信。雖然老闆知道我是在做好事,但你會在他的心裏留下陰影。”

喬伊斯聽了,感動地和海明威擁抱在一起。


細節,尊嚴的維護。

解決事,也要平撫心。

好心卻沒辦好事,問題就在於話沒說對或時間上不對,即只關注於事務,而忽略了人心。

海明威心甘情願的替朋友還錢,同時,他在還錢時有更多的考慮,沒有直接把錢還上,而是等幾天之後才還,並把話說的圓滿,保留了朋友的面子。

我們遇到乞討者時,如果你想奉獻愛心,這是值得讚揚的。只是需要注意一點,就是維護乞討者微弱的尊嚴,而不是居高臨下。施捨的錢,可以降低姿態,輕輕地放到乞丐的盒子裏。

“呼爾而與之,蹴[ cù ](踢)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當家長教育孩子時,當孩子向你要錢時,也需要維護孩子的尊嚴,尤其是當着衆人時。否則,可能會使孩子落下一生的陰影,感到屈辱。

海明威的細節,感動我們的,在於其對人類尊嚴的維護。

細節,是一種溫暖,是一種智慧格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