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的角色

心理治疗师的角色


1. 心理治疗师可说是一位领路人,祂走在病患稍前几步,能够预见路上的一些障碍而协助病患避开那些陷阱。2 祂若也能成为一位追随者,那就更理想了,因为祂前面也有一位“导师”为祂照亮前程。3 若非这位“导师”的带领,他们两人只是瞎子摸路,不知何往,也不知所终。4 然而,只要他们以疗愈为志,那位内在导师是不可能全然缺席的。5 但祢很可能认不出祂来。6 不论祢目前所能领受的光明多么微弱,也足以照亮祢追求真理的道路了。


2. 疗愈之效不只受限于心理治疗师本人的限度,同样受限于病患自己的限度。2 因此,整个疗愈过程的宗旨就是超越这些限制。3 没有人能独自完成这一目标的,唯有同心协力,才能发挥他们的潜能而超越这些限制。4 如今,他们进步的快慢全凭双方愿意发挥多少潜能而定。5 在治疗的初始阶段,可能只有一方怀有这种意愿;等到另一方加入,这一愿心便会茁壮起来。6 因此,治疗的进度在于个人的决定;它可能直达天庭,也可能离地狱只有数步之隔。


3. 表面看来,心理治疗也有失败的可能。2 治疗的结果可能每况愈下。3 但到头来,总会带来一些益处的。4 一方发出求助的呼吁,另一方接收到了,且伸出援手,予以回应。5 这完全符合救恩的程式,因此不会没有疗效的。6 只有分歧的目标才会阻挠完美的疗愈。7 治疗师若彻底放下自我,无需借助于只言片语,仅凭祂的临在便足以疗愈整个世界了。8 即使人们无法看到祂,无缘与祂晤谈,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9 祂单纯的“临在”便足以带给人们疗愈之效了。


4. 理想的心理治疗师与基督必然是一体相通的。2 但疗愈需要过程,并非一个单一事件。3 若不是病患的出现,治疗师不可能进步,而病患也无从接受基督自性(否则祂就不会沦为“病患”了)。4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说,已经全然舍弃自我的治疗师好比是立于整个疗程终点的一个无形象征,祂的修持如此高超,再也不会把疾病当真;祂又如此接近上主,再也难以将世界视为真实了。5 如今,祂借由那群求助者向世界伸出了援手,展开了祂的救恩计划。6 于是,心理治疗师成了祂病患的病患,借着协助其他病患,传递了自己由基督天心所领受的圣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