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

光環效應(Halo Effect)又稱“暈輪效應”、“成見效應”、“光圈效應”、“日暈效應”、“以點概面效應”,它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指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暈輪效應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主要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然後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的現象。最典型的就是當我們看到某個明星漂亮姣好的外形,會不自然的高估這個明星人品、學識。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着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比如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或衣着打扮、生活習慣看不順眼,就認爲他們一定沒出息;有的青年人由於傾慕朋友的某一可愛之處,就會把他看得處處可愛,真所謂“一俊遮百醜”。

首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它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着主導地位的效應。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首因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近因效應是心理學家A·盧琴斯根據實驗在1957年首次提出。它指最新出現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實驗證明,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現的場合,印象形成的決定因素是後來新出現的刺激物。例如介紹一個人,前面先講他的優點,接着“但是”,講了許多缺點,那麼後面的話對印象形成產生的效果就屬於近因效應。

當溝通者提出兩個以上不同的論據(刺激物)時,認知者產生首因效應還是近因效應?1960年,心理學家J·懷斯納的實驗證明,這時取決於認知者的價值觀念,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依附於主體價值選擇和評價。如果提出的論據不是當場依次提出,而是間隔了較長時間,那麼近因效應發生的機遇則更大些。1964年,心理學家C·梅約和W·克勞克特的實驗進一步證明,認知結構簡單的人,容易出現近因效應;認知結構複雜的人,容易出現首因效應。有關的學者還指出,認知者在與熟人交往時,近因效應起較大作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效應起較大作用。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爲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投射使人們傾向於按照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來知覺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觀察者的真實情況進行知覺。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爲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等等。當觀察者與觀察對象十分相像時,觀察者會很準確,但這並不是因爲他們的知覺準確,而是因爲此時的被觀察者與自己相似投射效應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心理偏差,辯證地、一分爲二地去對待別人和對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應的方法。有相同投射、願望投射以及情感投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