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遠方(10)

文/暖風淺淺

雨珊在前幾天遇到了一個八十八歲的姐姐,這個姐姐講述了雨珊後來爺爺的故事。

雨珊的爺爺並不是親生的,他是被收養過來的,而這個姐姐也是被收養的,雨珊始終解不開這個迷,因爲每年秋天的時候總有山裏的人送來柿子,這送柿子的人與爺爺什麼關係?雨珊不清楚。

多年以後,當雨珊五十出頭的年齡,雨珊退休在家也閒不住,自己開了一個服裝加工廠,這時候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來到了廠裏,說是要找雨珊,雨珊一看,自己並不認識,就問這位老太太,老太太說自己就是當年送柿子給奶奶的人,這一說引起了雨珊的興趣。

原來爺爺就是她的哥哥,雨珊多年的疑問也就此畫上了句號。

至於雨珊的父親什麼時候隨奶奶來到這裏,那位八十八歲的老姐爲雨珊解開這個迷,原來雨珊的父親七八歲的時候隨雨珊的奶奶來到了爺爺的家。雨珊的奶奶一共有三個孩子,爺爺打算把三個孩子養大成人,可是家境並不是太好,養兩個孩子已經艱難度日,所以沒有接雨珊的叔叔回家,雨珊的叔叔一直隨保姆長大。

說起這事,雖然已是久遠,但那份情那能用一筆帶過,那能三言兩語說盡。

一個人誰養大的就跟誰親,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即便自己不是親生的,也忘卻了自己的原生地,世界上總有那麼多巧合的事,似是上天特意安排的,又像電影一樣無巧不成書。

歲數已大的雨珊,現在唯一能撿拾起的就是那個故鄉,雖然本不是雨珊的故鄉,但朝夕相處的故鄉已經把它的妝容深深鐫刻在雨珊的心裏,而那個真正意義上的故鄉是那樣的陌生,心在遠方,卻融不到遠方的家。

雨珊的叔叔在老家打理了一大塊的土地,永永遠遠等待着雨珊的弟弟回來,等待着雨珊的弟弟回來重建家園。

但是這一切似乎都不太可能,因爲雨珊的弟弟雖然血液裏流淌着親爺爺的血脈,但雨珊後來的爺爺把雨珊的父親和伯父養大成人,已經很不容易,雨珊父親在的時候,雨珊的父親沒有走這條路,雨珊的弟弟也不可能走這條路。

雨珊的伯父有兩個女兒,雨珊的叔叔也有兩個女兒,雨珊的弟弟可以說是千畝地裏的一顆苗。一邊是叔叔的漫長等待,一邊又是父親的一種無言的感恩,但是養育之恩勝過了生父的親情,這裏也必然成爲雨珊弟弟的棲息地。

心在遠方,故土與故鄉也成了兩個毫不相干的概念,無論親情還是熱土都流淌成生命之曲,吟唱在風中隨風搖曳,望月都是一樣圓。

完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