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之梦 宽恕之梦

宽恕之梦


1. 偶像的奴隶是自甘为奴的。2 他必然心甘情愿,才会向那没有生命之物卑躬屈膝,向那毫无能力之物求取力量。3 上主的神圣之子究竟怎么了?竟然会生出这种愿望,不惜匍匐于地,祈求偶像的提拔?4 仔细听一听祢在梦中所编的故事,而且诚实地扪心自问,祢不也相信那不是梦而是真相吗?


2. 上主创造得有如祂自身一般完美的心灵,突然闯进了一个判断之梦。2 在那个梦里,天国变成了地狱,上主变成了圣子的仇敌。3 上主之子如何才能由梦中苏醒?4 那既然是一个判断之梦,5 祂必须不再判断才可能苏醒。6 只要祂还加入判断的行列,那个梦就会延续下去。7 不要判断,凡是判断的人,不能不制造偶像来调转评判的矛头,否则那矛头就会落在自己身上。8 从此祂便无缘得知那已遭自己定罪的自性了。9 不要判断,否则祢会落入邪恶之梦,梦里的偶像成了祢的“真实身分”,祢得靠它将祢由充满恐怖及罪咎的自我判断中拯救出来。


3. 梦中的角色全是偶像,是为了将祢救出梦境而造的。2 问题是,他们又属于想要救祢逃离的那个梦境的一部分。3 偶像就这样把梦境搞得扑朔迷离,紧张刺激;唯有陷于恐怖与绝望的人才会指望这类偶像来拯救。4 偶像正代表了恐怖与绝望,因此崇拜偶像的人等于是在崇拜恐怖与绝望以及滋生它们的温床──梦境。5 判断对上主之子是不义之举;判断祂的人必也难逃梦中的自我惩罚,这才合乎正义。6 上主只知道正义,从不知惩罚。7 身在判断之梦的祢,不仅发动了攻击并且遭受到惩罚,还百般甘愿地接受偶像支配,任由它们不时插足于祢的判断及所受的报应之间居中作祟。


4. 在祢所作的梦里,是不可能有救恩的。2 因偶像必已跻身于梦境,而祢也指望它能将祢由自认为干出的“好事”中拯救出来,解除祢内心罪孽深重、黯然无光之感。3 孩子,光明始终都在祢身边。4 祢只是在作梦而已,那些偶像不过是祢梦中的玩具而已。5 只有孩童才需要这些玩具。6 他们假扮为世界的主人,赋予那些玩具行动、说话、思想、感觉,以及代自己发言的能力。7 这些玩具的一言一行所表达的显然是游戏者的心态。8 然而,所有游戏玩家都会设法忘却那是自己编出的梦,宁愿相信梦中的玩具是真人真事,也不愿承认那些愿望原来都出于自己。


5. 凡是噩梦,都很幼稚。2 那些玩具常常反过身来捉弄孩子,只因孩子已把玩具当真了。3 然而,梦岂有攻击的能力?4 玩具怎么可能长大,变得危险、凶恶又蛮横无理?5 孩子却如此深信;正因为祂害怕自己的念头,才把那些念头转嫁于玩具身上。6 于是,玩具的现实变成了祂自己的现实,如此一来,才能使祂不受自己的念头所害。7 其实,正是这些玩具把祂的念头变得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不断在祂的身外演出,只要祂敢使诈,玩具便会转身攻击。8 祂原想藉那些玩具来躲避自己的念头,只因祂以为那些念头都是真的。9 为此,祂不能不把所有的东西都变成玩具,再把世界推到自身之外,假装自己只是世界的一个棋子。


6. 时候到了,该让童年的一切过去而且永远地过去。2 别再设法留着儿时的玩具。3 收起来吧,祢再也不需要它们了。4 判断之梦只是孩子的游戏,孩子在这梦里扮演父亲的角色,看起来颇有威严,却只有孩子那一点儿智慧。5 对祂有害的事物其实都已销毁,对祂有益之物则始终蒙受祝福。6 问题是,祂只有儿童的判断能力,压根儿不明白何者对祂有害﹑何者才有疗愈能力。7 梦中的祂常感到大祸临头,十分害怕这个混乱的世界,以为世界受制于祂所打造的无明法则。8 幸好,真实世界丝毫不受祂误以为真的世界所影响; 9 真实世界的运作法则也不会因着祂的无知而有任何改变。


7. 真实世界仍是一个梦,2 只是梦中的角色改变了,3 他们不再扮演随时翻脸不认人的偶像。4 在这梦里,没有一人取代得了另外一人,也没有一物能在心灵所发的念头与眼睛所见的景象之间作祟。5 没有人会被视为祂所不是之物,因幼稚的玩具全都收起来了。6 过去的判断之梦,如今都转为喜悦之梦;这才是梦的目的所在。7 只有宽恕之梦才能进入真实世界,时间就快要结束了。8 梦里的魅影如今都成了祢的弟兄,这不是透过祢的判断能力,而是透过祢的爱。


8. 宽恕之梦不会持续太久的。2 它再也不以离间心灵与念头为目的了。3 它也不再设法证明自己的梦是别人作出来的。4 在这梦里,萦绕着一首众人熟悉的歌曲,只是它那古老的旋律自从时间出现以来已成绝响。5 宽恕的功课一旦完成,超越时空之境便近在咫尺,天国之歌亦清晰可闻;不是凭血肉之耳,而是凭祂的神圣本质;这一神圣性不曾片刻离开那永驻圣子心灵深处的圣坛。6 当祂再度听到天国之歌,便会恍然大悟这一首歌不曾离开过耳际。7 一旦放下了判断之梦,时间还能立足于何处?


9. 如果祢感觉不到身在天国的那种心安,以及必有天助的平静与笃定感,祢一定会心生畏惧,不论祢是为何而怕;这表示祢不仅造出了偶像,还相信它迟早会背叛祢。2 因为在祢指望它来拯救祢的心底下,隐藏了祢自作孽与犹疑不定的罪咎与痛苦,且还深入骨髓,连梦境都掩饰不了祢怕遭到天谴的担忧。3 自作孽的人不可能不恐惧,因恐惧代表一种判断,逼得祂不得不疯狂地追逐偶像与死亡。


10. 宽恕的梦则不断提醒祢,祢活得很安全,也不再攻击自己了。2 那幼稚的恐惧感开始消退,这些梦反而成了祢全新的里程碑,表示祢再也不崇拜偶像或攻击人了。3 宽恕之梦对梦中每一个角色都无比仁慈。4 那些角色也会帮梦者由恐惧的梦中彻底抽身。5 祂再也不怕自己的判断了,因祂不再判断任何人;祂也不再借着判断别人来逃避判断的恶果。6 至此,祂才会逐渐忆起自己误把判断当成逃避惩罚的手段时所忘怀的真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