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的牧羊人----一个对长期主义最好的诠释

偶然读到法国作家让·乔诺的一部短篇小说《种树的牧羊人》,讲述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牧羊人,他离群索居,通过三十多年坚持不懈地植树,将一片贫瘠的荒地变成了森林的故事。故事通过作者和牧羊人的几次简单对话,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震撼心灵的巨幅画卷。

作者初到阿尔卑斯山下的普洛旺斯高原,当时这个高原一片黄土,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他在这里结识了一位老人,当时他花了三年的时间埋下十万颗树种,不过只有两万颗发了芽,一万颗存活了下来。

令人惊讶的是,老人竟然不知道这片土地的归属,心中只有一个最朴实的想法,那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光秃秃的土地长满树木

当时作者给老人描绘了一个三十年后这一万颗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景象,而老人却淡淡说道:“假如上天再给我三十年时间,这里树的数量一定非常惊人。现存的一万颗树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不值一提。

老人最终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践行了自己的诺言,让那个听起来像童话的那句话变成了现实。他把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连绵数十里、遮天蔽日的森林。山坡上还铺着一块一块的麦田,河水汩汩地流入池塘,池塘边还种了一棵菩提树。整个高地焕然一新,周围的菜圃与花园,井然混栽着各式各样的白菜、玫瑰、韭葱、金鱼草和秋牡丹,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老人在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情况下,独自用双手及心灵创造了奇迹。

在这期间,老人所在的地区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而对于他,一无所知,只是心无旁骛地、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最终,老人在自己种植的森林里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老人用了后半生的全部精力不知疲倦地劳作,他不仅收获一个健壮的身体,一片广袤的森林,还收获了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到的孤独的幸福。

老人用行动告诉我们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对待一项事业的心态,即使过程中充满了琐碎和艰辛,依然可以拥有一个宁静和谐的心灵。

老人的内心只有一个简单到极致的信念,那就是拯救这片荒芜的土地。这里没有任何欲望,没有自我的狭隘,也没有对任何事物的占有欲。在这个极简信念的背后是真正的爱,那是对土地的爱,对生命的爱,对自然的爱。而那每一棵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都是爱的见证。

老人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证明,只要肯长期坚持做一件正确的事情,便能将荒地变成沃土,创造奇迹。

长期主义,也许是每个人都应必备的一个信念,也是通向幸福的捷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