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一個度,處世的一杆稱。

近來,內心頗爲複雜,思來想去,才知自己於不知覺間已陷入矛盾而無法自拔,它們緊緊纏住我,讓我脫不了身,定不了心。

回想,當初促使我毅然決然擺脫無聊社交的原因除了不想浪費時間之外,一度堅信:“道不同不相爲謀”、“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及“猛虎總是獨行,廢物才爲伍”……可是當內心這種“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之根長出芽來,卻發現,它越長越孤獨。 因爲我不願甚至也不能再和同齡人交流並愉快的玩耍了。所以如果考慮做一切事,說一切話是否會浪費時間,是否會沒有意義,長此以往,則會發現人和人完全沒必要再繼續交往下去了,週而復始,孤獨開始。

所以我無法再用“古來聖賢皆寂寞”來安慰自己的“孤僻”,事實證明不被理解的“孤僻”,實在舉步維艱,作爲一個平凡人,若始終以一種不合羣的姿態傲然待人,不共進退,實在不可取;而放棄特立獨行,重新融入大羣,也屬實難受,所以進退兩難,實爲狼狽。這時候,識時務者就變得十分重要了,根據不同場合不同人,隨時切換自己的模式,把握一個度,可這又重新陷入另個困境,我該怎麼把握好這個度呢?而且一旦形成某種思維,又該怎麼能輕易改變呢?


另外,我們都聽過莊子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等教誨我們低調爲人,謹慎行事的道理。對於此,我欣然接受並且從一而終,可是近來我慢慢的發現,一度的謙虛,不露一點鋒芒,別人不僅不會欣賞你,反而會認爲你很無能!

所以,一旦我一直不爭不搶,不顯示自己的才華,不展現自己的鴻鵠之志,別人就很容易將我視爲透明人、漠視我的存在,並且不願試圖信信我的能力。所以啊,不能一度低調,低調易被漠視,偶爾得“高調”一點,以便讓別人在短暫的交流中佩服與看清自己的內在……不過道理都懂,可是在現實中還是會進退兩難,因爲我很難讓人“一見鍾情”只能讓人“越品才越有味道”,我很難直接顯露我的所有優點,也不喜歡說些“大話”,不過人在社會混,誰又能不稍微去適應下外部環境呢?因而,恰到時機時,我會恰到好處地“高調”一點,去爭取屬於我的機會與該有的認可!

最後,雖說當今推崇“精緻”生活,但一些人對那些整天化妝及穿衣多樣的人還是持以不合理的偏見,就比如在辦公室,我們三位年輕女老師就顯得格格不入,而最突出的那個人便是我。因爲我天性愛時尚(潮流)與搭配衣服,且我喜歡每天化個淡妝……可是慢慢的,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發現,他們似乎把我看做一個“花瓶”,認爲我是那種只注重外表而不在意內在的人。

我承認我在意我的外表,我爲了一個良好的形象,堅持保持早睡早起,再累也會早起去洗漱化妝,每週抽空保持一定的鍛鍊,控制喫甜食和喝奶茶,學習搭配衣服的技巧……說實話,我熱愛這種較爲“精緻”的生活,但我這樣做不只是爲了供人欣賞與羨慕,更多的是爲了讓自己心情愉悅、精神飽滿。所以,每天外在的“精緻”其實是我內心向上的一種體現罷了,可是人們好像更容易注重外表呢,雖然我極力安慰自己“你沒錯”,可在現實的關係中,我就顯的“花枝招展”,而被人輕視與不屑。同樣,進退兩難,我也同樣無法再用什麼“路是自己的,無關別人”之類的大道理去撫慰自己那顆被現實的輕視與不理解所傷害的心靈。

楊絳先生曾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可是人是羣居動物,無法一直我行我素,不去再意別人的眼光;無法褪去一切人際交往與人事浮塵;更無法不去適應周圍的環境,進而適度的改變自己;因爲我們生的自由,但無法活的自由,所以做人行事要有度,爲人處世要有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