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名著精彩片段分享(62-64)

分享人(62):阿斌

分享短篇汪曾祺短篇小说《受戒》

感谢梅美老师,感谢文字之光,感谢大家,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文学名篇——汪曾祺的《受戒》。

《受戒》是怎样一部小说?为什么我要分享这部小说?因为它的篇幅短小,对于我们在简书里写作的各位朋友十分有益,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帮助,比如:如何刻画人物,如何进行环境描写,如何运用语言?其实这正是品读经典的意义。



分享人(63):留想安然Ann


《俗世奇人》内容介绍:

冯骥才自序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 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方刚,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个样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内容介绍

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在津门的民间传说、奇人异事。

先请大家欣赏一下《泥人张》这篇小说,短小精悍。

冯骥才,塘沽人,滨海。

泥人张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我借《泥人张》依着彼岸晓吾老师讲的“好故事”,拆解一下。

情节之好:

好的情节有四个要素:即主角,目标,冲突和结尾。故事线分主次,重点戏码、聪明设计转折节点,绝大部分落在主要任务的剧情主线上,旁支人物也可以有惊人表现,但这表现的落点和作用也要体现在主要人物身上,忌喧宾夺主。

拆解分析:

《泥人张》是完全符合的这个模式的。

主角:泥人张

目标:体现泥人张的技艺高超,性格刚硬

冲突:“技”斗海张五

结尾:海张五“遗臭万年”

反面人物海张五的描写

外貌,动作——蛮横

语言——粗俗,无知

第一段原文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主要人物出场,就自带气场,目的明确,吸引读着,爱上主角。同时,为后文遭遇恶霸时一系列的反应做伏笔,铺垫得长长远远。

第二段交代故事背景,发生地点!

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交代故事发生地点——天庆楼,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为遇见暴发户海张五及海张五的表现买下伏笔。一句“样儿更多”一句,余味无穷!铺垫得实实牢牢!

高潮设计之好

彼岸晓吾老师分享

一个好的故事,最吸引人的就是其中的高潮部分,故事不能没有爽点和爆点。这就需要我们在情节设计中考量,让矛盾冲突、戏剧性的对话成为故事的爽点和爆点,让故事迭宕起伏。

高潮部分是故事的中心环节,好结构的秘密:三幕+两扇门

三幕,就是开头、中间和结尾。两扇门就是,开头和中间之间有一扇门,中间和结尾之间有一扇门。门的设置是为了阻挡,是为了让后面的结局更能掀起高潮。这两扇门会让主角进入到一个艰苦的挑战中或者一个两难境地。

《泥人张》的三幕两扇门

第一幕:开头——矛盾架构

一个雨天,泥人张在天庆楼饮酒,观察人物。

海张五出场,财大气粗,蛮横无礼,众人皆怵他三分,唯独泥人张没把海张五放在眼里。海张五开始粗言秽语嘲讽泥人张。至此,开头完成了冲突的建构:一个仗势欺人,一个不惧权贵。这是个矛盾开始。海张五拿泥人张找乐子,俗不可耐而且极具侮辱。这样的开头是个高开,海张五无知粗俗,给自己挖了个坑。冲突就架了起来。

第一扇门:引起期待!

原文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这扇门利用了侧面环境,看热闹的众人看着,心里琢磨着。同时也是读者的所思所想,也盯着,如勾子勾住了读者。

第二幕:中间——矛盾升级

泥人张面不改色,从容不迫,从脚上扣下块儿泥巴,右手端杯饮酒,左手施展绝技,三下五除二,捏了活脱脱的海张五的脑袋。此处描写,主角气场全开,那气度,那涵养,那手艺!

海张五此时仍然不低头,一句“贱卖都没人要!”把矛盾推向更高!手艺人的手艺考口碑,人说好才是好!海张五厚颜无耻地贬低泥人张,无疑给自己掘了坟墓。

第二扇门:勾起期待!

原文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冯骥才跳出来发出议论“天津卫的事儿没有这样完的——”更让读者勾了魂一样往后看!

第三幕:结局

第二天,大街小巷都是海张五的泥像,附以“贱卖海张五”的条子——至此,技艺高超,刚正不阿,泥人张以“艺”完胜!海张五成了全城笑料!虽然买尽了泥人和模具,却遗臭万年。

故事结束!

《俗世奇人》中小说情节:

故事情节多是这样的结构,先交代人物背景,吸引读者兴趣,为后文做足铺垫。

高超部分  幕与门的基本结构。相声的“捧哏”“逗哏”的基本框架,一个挑起冲突,一个化解冲突,情节力求曲折反转,跌宕起伏。牢牢抓住读者。

语言特点:

津味,吸收天津方言,这是这一系列故事这么写,《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

但是,冯骥才老先生坦言:写完这组小说,这类文本故小说拱手告辞——狡兔三窟,一窟必死!体现了作家,多样性的追求。

《俗世奇人》冯骥才先生的后记《题外话》也跟彼岸晓吾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许多启示:

1.盯住故事——传奇,靠一个绝妙的故事。

2.杂学,即广博的“知识”,照古人来看,没有杂学,没有小说,只有骨头没有肉。我们现在写东西,很多是含含糊糊,不能写深 写实,究其根源是知识量不够。不是现学现卖,是经年累月的积累。冯骥才:心里没有根的事,决不写。体现了一个作家的职业道德,值得思量的。

3.语言:精炼,精妙。故事短小精悍,惜字如金,语言可以以一当十。比如人物的动作,人物的语言,回味无穷。冯骥才也强调反复修改。

《俗世奇人》的插图是天津清末民初出版的《醒华画报》与故事不相干,但是同一时代的百态,也值得一看。



分享人(64):麦穗2020


今日分享《大败局1.2》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作者理财理念,生活态度等被喜闻乐道。

第二部分:大败局2中的,东方墨水一章的分享。

第一部分:

吴晓波,企业家、财经作家,出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复旦大学,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于东方早报社。 他从事商业记者长达13年,曾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作品有: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等。

吴晓波出席活动时分享了写作经历:1996年开始写第一本书《农民创世纪》,当时给自己下了一个命令,从今年开始,我要每年写一本书,每年买一套房,后来确实一直不断地在杭州买房,一直不断地在写书。

有意思的是,吴晓波没有像大多数作家那样慢慢过气,反而愈来愈火,因为他又在理财和创业方面取得了成功。

吴晓波有钱,同时也爱财,他几乎每次接受采访时都会说:“我一直蛮喜欢钱的。”

不过吴晓波爱的并不是钱本身,或是想过一种奢靡的生活,而是他需要用钱来保卫那些他所珍视的价值,包括个人的幸福和写作的独立性。

吴晓波从来不炒股,他的理财方式主要是买房。从1998年国家推行“房改”开始,他以每年一套的速度买房,2008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买了10套房并不算多,应该再多买一些,毕竟早些年买套房子还比较轻松。”

房子之外,他还于1999年买下千岛湖上的一座小岛,租赁期50年,当初花了50万元,如今该岛的估价已达数千万元。在岛上,他还请了一对老夫妇种杨梅,种了4000多颗杨梅树,每年销售杨梅40万~50万元。2016年6月,他还把杨梅做成杨梅酒,放在“吴晓波频道”销售,取名“吴酒”,单价199元的5000瓶吴酒在33小时之内售罄。

第二部分:

大败局之健力宝:“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1.健力宝大事记

1984年,广东三水县三水酒厂厂长李经纬获得一种新型运动型饮料配方,推出“健力宝”饮料品牌。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被日本媒体誉为“中国魔水”。

1987年,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成立。健力宝成为当年全运会的最大赞助商,声名大噪。

  1991年,健力宝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在全美推广健力宝饮料,并动用巨资购进纽约帝国大厦其中整整一层。

  1994年,健力宝隆重庆祝创业10周年,产品销售超过18亿元,名列全国饮料酿酒行业的首位。

  1997年,38层高的广州健力宝大厦落成,健力宝总部迁到了广州。产品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4月,健力宝被评定为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8月,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4项上均排名第一。

  1997年秋天,健力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将通过,三水市政府以“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经营团队购买股票,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

  1999年,李经纬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4.5亿元买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方案被政府否决。

  2001年,健力宝经营业绩下跌到31亿元,上交政府的利税也从1亿元降到2000万元左右。7月,三水市政府召开健力宝转制工作联席会议,九成与会官员主张卖掉健力宝,但是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政府向浙江国投转让健力宝75%的股份,作价3.38亿元,28岁的张海出任集团董事长。

  2002年10月,广东省人大以涉嫌贪污犯罪为罪名罢免了李经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2004年8月,因经营业绩不佳,张海被免去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职务,祝维沙任总裁。

  2004年10月,台湾统一集团出价1亿美元收购健力宝,受到经销商的狙击未果。

  2004年11月,张海团队将股份转让给李志达,三水区政府以小股东身份强力干涉,转让流产。

  2004年12月7日,三水区政府出面主导健力宝恢复生产,李经纬以“双规”待罪之身,坐着轮椅出现在正在召开全体员工大会的健力宝集团大礼堂。

  2005年3月,张海在广州被刑事拘留。2007年2月,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罪名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

2.李经纬简介

李经纬 (原健力宝集团董事局主席) (1939年~2013年4月22日),1984年创建“健力宝”品牌;1990年创建“李宁”品牌;1994年把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命名的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199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002年,63岁的李经纬因涉嫌转移国有资产6000万元被有关人士检举后,以“涉嫌贪污犯罪”被捕;2009年9月3日,原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出庭受审;2011年11月2日,佛山中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李经纬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万元。2013年4月22日,在故乡——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因病离世,终年74岁。

3.市场上分析的有关健力宝消亡的原因

第一:时代背景影响:在2000年前后的“国退民进”中,很多地方政府在出售企业的时候,选择了“宁予外客,不予家人”的策略。其原因有3个:一是担心经营层上下联手,难以控制;二是为了避嫌,害怕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三是利益纠缠,难以均衡,索性卖给外来客。

第二:三水政府“先天”性不信任李经纬创业团队。

第三:政府过分轻信张海。

第四:政府做事优柔寡断。在对大股东的支持上摇摆不定。在战略投资商的引进上优柔寡断。

第五:违反市场规定,三水政府动用权利,以小股东身份驱逐大股东。难以自圆的“体外循环”。

4.个人感悟:

政府固然有政府的策略问题,不过作为公司总经理,李经纬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一,和政府一直存在嫌隙,选择逃避或者漠视,并未主动解决。其二,情绪化,因为政府的一次阻止,直接放弃香港上市,错过了好机会。其三,虽说他为健力宝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不能居功自傲,毕竟政府的背景为他的公司提供的保障。这一点,李经纬和诸时健老人的红塔山企业犯了同样的错,在特定时期,私有化道路上走火入魔,心有不甘,以至于无视法律。其四,企业以利润,股东利益,员工保障为前提,但最终却因为私人情绪,影响判断,不是一个当代企业家的做法。

我记得在后续报道中,李经纬因失去健力宝,后突发脑溢血坐在轮椅上出席法庭的一幕见于各大纸媒。一世聪明,最终英名尽失,草草收场。

而褚时健老人保外就医后,80岁的老人重新创业,做了褚橙,成为后代企业家学习的楷模,可歌可泣。

从此,中国失去了东方魔水,失去了可以和可口可乐对抗的功能饮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