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人生||也談生活中的快與慢

物體的快與慢,指運動的速度。如果說生活的快與慢,一般是指狀態。

武林上有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日常生活中,有一種新潮叫“快生慢活”。

個人感覺,快有快的道理,慢有慢的理由。

君不見隨着我國科技勢力的飛速發展,火箭衛星,導彈艦艇的速度是越來越快,就連人們出行乘坐的動車速度,也是越來越快了。

過去,幾天時間才能到達的城市,如今只需要一天了。

出京的幾大高鐵像京滬、京廣、京哈等,速度都達到了每小時350公里左右。

朝發夕至,再不是夢想了。

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

動車通行速度是快了,帶給人們出行快捷的同時,票價也是增加不少。

前幾年,每年過春節的民工返鄉潮,好多農民工都反應,他們心疼花乘坐動車的銀子。

在外打工掙錢不易,他們有的是時間,晚點到家過年沒關係。但那動車票價,還是讓他們望而卻步。

幾十年來,火車曾是工薪階層的人們出行的首選工具,快捷方便。

尤其是我們國家人口衆多,每當節假日,火車出行探親旅遊,就成了一道風景。

其實,從觀察社會的角度來講,火車上就是一個小社會。

因爲在火車上,你可以看見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會增加你的遇見和思考。

記得作家蘇叔陽就說過這樣的話,除非事情緊急,只要時間允許,他最喜歡坐火車出差。

因爲坐飛機不一會就到目的地了。坐火車的話,就可以一邊看風景,一邊觀察思考寫作。

目的地到了,往往一篇小說或者文章也就寫成了。

現在,全國的高鐵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不能說火車快了不好,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節奏。

人們坐高鐵出行目的,就是爲了快速到達。至於出行的體會,以及留給乘客旅途種思考的時間,卻越來越少了。

到過成都的人,會深切地感受到那種慢生活的悠閒。一杯清茶,一碟瓜子,聽書侃戲,就可以消磨一上午。

到了麗江古城,看小橋流水,曬曬太陽的發呆,更是一種享受。

有時候,我們不需要速度與激情,需要的是心靈的寧靜與靈魂的迴歸。

處於現代社會快節奏生活的人們,有時候很多人會感覺壓力大。

至於選擇怎樣的方式排解自己的壓力,調整身心,使自己永遠保持面對生活挑戰的正常狀態,那都是自己的選項。

鞋子穿着是否舒服,只有腳知道。

同樣,自己生活的狀態,只有自己用心靈來感受。

生活中,快與慢本來就沒有對錯,就看你怎樣去選擇和把握。

芳華的日記原創,謝絕他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