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昨晚一公衆號推送了一篇圖文並茂的文章,媽媽帶着女兒,默默做事情,被女兒各種叨叨和嫌棄。後面劇情反轉,女兒以爲媽媽不在身邊,各種自由,以爲的都只能是以爲。洗衣做飯弄的手忙腳亂,摔的四仰八叉,才體會出媽媽平時的不容易。

看了這篇推文,小女孩不就是之前的那個“我”嘛,剛畢業那幾年,跟着父母一起,依靠着父母,各種有恃無恐,霸氣小公主一枚。媽媽辛苦上班一整天,下班後急匆匆地買菜做飯,我到家就有熱乎乎的飯菜喫。就這,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是抱怨菜鹹,就是嫌棄老是這幾樣菜,沒有新花頭。媽媽沒有說什麼,默默忍受我的無理取鬧。最不忍回憶的是牙疼那段時間,牙疼,工作不順心,懷疑人生。那段時間是我人生的至暗階段,一點點的小問題都能引發我暴躁的情緒,媽媽每每以淚洗面。因爲家人的陪伴,後面加上大哥哥的開導,我漸漸走出了陰影,因爲被關懷,我感受到了溫暖,也努力讓自己做個陽光型的女孩。

回憶起那段至暗時光,媽媽受了最大的委屈,但媽媽隻字未提,不管我做了什麼,在父母面前,我永遠是她們的好女兒。從小到大,我一直都覺得爸媽對我的關心太少,我的性格比較獨立,自己的事儘量自己做,在父母面前不會撒嬌,或許是因爲這點,父母覺得我是個各方面讓人省心的孩子。年過三十,漸漸明白父母的不容易,理解父母對我的關心是那種潤物細無聲。畢業後因親戚介紹進了一家單位工作,沒有四處投簡歷找工作的經歷,沒有海漂的感覺,沒有找房子各種碰壁和碰到黑中介的經歷等等,是父母提前爲我鋪好了路子,我才能這麼穩穩當當地在魔都生活着,而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父母回家養老,我終於盼來了一個人的生活,想象着單人生活的各種自由美好,剛開始還是敗給了現實。下班回家後沒有熱乎乎的飯菜,一人對着三面牆一扇門,晚上害怕的睡不着覺,半夜會被驚醒。週末的生活被打亂,幾點買菜,幾點做飯的時間概念日漸模糊,一日三餐由講究降級到將就。

這次國慶回家,切菜時手切破了,媽媽心疼了,她自己的手摔骨折,她沒感覺到疼,而我的手切掉一點點肉,媽媽說心裏咯噔,頭皮發麻。我想要喫什麼,父母各種做給我喫。我說完了一句,假期快結束了,也沒去街裏溜達一圈。爸爸聽了我這麼說,二話不說帶着我轉了一圈。

“被偏愛的有恃無恐”,被一羣可愛的家人們偏愛着,相信往後餘生,溫暖伴隨,美好相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