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一定要用正確的價值觀轉動成功的同心圓

一,成功不是一元化的,而是多元化的

“我茫然地看着電腦屏幕,只見二十幾個紅彤彤的火球,在我的腹部燃燒。”

李開復博士沒有誇張,這二十幾個火球就是他的腫瘤。一個達到人生巔峯的世界精英,突遇淋巴癌,可想而知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他曾任職微軟,Google,蘋果公司等要職,多元的成功總是向着他的。病魔的突襲,剛開始給他添了不少的焦慮。後來,他通過不斷的努力和調整,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身心靈療法。“做最好的自己”就是靈丹妙藥,他竟然奇蹟般的康復了。

看來,病魔也害怕成功的人。換做一般的普通人,恐怕只有兩眼一黑,等死。他戰勝病魔的方法不是單一的化療放療,而是多元的打開自己,多元的尋求幫助。

他在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裏講到:不要輕易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誤區,而應該主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成功道路。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很多人一條路走到黑,不斷的單一的複製別人的成功,陷入了一元化成功的誤區。條條大路通羅馬,此路不通有彼路。只有跳開一元化的成功,我們才能打通多元化的成功路徑。社會越是多樣化,我們越要在多樣化裏吸取精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到底什麼是成功?在利他利己利國家的前提條件下,在不同階段,都能達到自己滿意的狀態。

成功從來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它是充滿動態的。所以,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但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限了,很容易陷入能力陷阱,看到天花板。成功就是要你不斷的去突破它,多元的盤它,再盤它!

多元化的成功考量的是否對社會,對他人或對自己有益,是否能讓一個人在自己選擇過程中,不斷超越自己,並由此獲得最大的快樂。

千萬不要狹隘地定義成功,它可以從一到無數。你賦予它什麼樣的價值觀,它就能成就什麼樣的你。

二,一定要用正確的價值觀轉動成功的同心圓

很多人忙忙碌碌過一生,一旦問到他們的人生價值在哪裏,恐怕只能兩手一攤。

李開復博士發明了一個成功的同心圓:以價值觀爲中心,包含六種姿態,六種行爲準則,在學習和事業上積極主動追求自己的理想。

簡單的說,一個人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須首先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只有價值觀正確了,我們纔不會南轅北轍的去趕車。

那麼,怎樣測試你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呢?我們可以用報紙頭條測試法來驗行,即在事前想一想你的所作所爲,如果刊登在一份你的親人朋友會閱讀的報紙上,你會不會因此而感到羞愧,會不會無法面對自己的良心?如果不會你做的事纔是得起你自己的價值觀。

成功=價值觀+態度+行爲。價值觀是看不見的手,是判斷是非善惡的信念體系,它是最裏面的一個圓,態度是第2個圓,行爲是第3個圓。只有價值觀是正確的,你才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去運轉這個同心圓。

有人爲了暴利去做違法的事,也有人爲了一己私利不惜撕掉誠信,還有人根本就意識不到扭曲價值觀,所以他們就無法走上正確的道路,成功也無從提起。因此看來,正確的價值觀是多麼的重要。

第2個圈是態度和,它們分別是:積極,自省,胸懷,同理心,勇氣和自信。

一個人只有真正的信仰什麼,纔會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而這些努力必須通過這些正面的態度去達成,這正是一個自燃型的人必備條件。

80%的人等着成功,從來都不會積極主動的去尋求成功,就算價值觀再正確,不主動的去運轉第2個圓,也是枉然的。因爲沒有人比你更在乎你的成功,沒有什麼東西像積極主動的態度一樣更能體現你的獨立人格。

所以說,積極主動是運作同心圓的第一要素。李開復博士擴列了七大步,我們不妨用起來再說。

第一步,態度積極,樂觀面對人生——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

第二步,遠離被動習慣,從小事做起——冷靜辨析而不輕信他人,主動影響事情而不是受事情影響,有主見而不盲從,積極嘗試而不退縮。

第三步,對自己負責,把握命運——積極主動抓住命運中自己可以選擇,可以改變和可以最大化自身影響力的部分,勇敢面對人生。

第四步,多做嘗試,邂逅機遇——換工作的意義在於一開始的決定,並不是終身的決定,有機會嘗試更多,才能找到真正的興趣所在。

第五步,充分準備,把握機會——在機遇還沒有來臨時就應該是事事用心,事事盡心,掌握足夠的信息,以便必要時作出抉擇,抓住機遇。

第六步,努力爭取,創造機遇——不知道興趣何在?馬上做發掘興趣的計劃。不知道畢業後做什麼?馬上制定嘗試新領域的計劃。不知道欠缺什麼?馬上寫簡歷找師友打分。

第七步,積極的推銷自己——主動尋找每一個機會,讓老闆或老師知道自己的業績能力和功勞。同時不忘團隊精神,發表見解,貢獻主張,協助他人,鼓勵大家,以事爲本,以人爲先。

其他的東西,用積極主動一帶動,就自然而然的轉起來了。人和人之間的交往一定要有同理心,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自己。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別人。這個修正的途徑要通過去做具體的事去得到正向的反饋,才能夠不斷的獲取自信。

自信來源於成功的暗示,自卑來源於失敗的暗示。很多人之所以沒有養成高自尊,高自信就是因爲沒有說到做到。從自卑走向自信,需要打破已有的惡性循環,讓良性循環近進來——不斷的尊重自己,讚美自己,激發自己,獲得自信,從而制定具體的目標,發揮優勢,放飛自我。

三,積極踐行,做最好的自己便是最好的成功

我們在開始努力的時候,根本輪不到拼能力的時候,拼的就是自己的價值觀和認知,思維方式。

學着用態度指導:追尋理想,發現興趣,有效執行,努力學習,人際交流,合作溝通這六種行爲,才能不斷的得到定向反饋,提升自己的價值。這是成功同心圓的第3個圈,一定要去做具體的事兒,獲得正向的反饋,纔可以讓它們成爲一個好流程。

我們解決問題的第1步都是從自己的影響圈開始的:先影響自己,再影響別人,最後纔有可能影響環境。要擴大影響圈,首先要在專注圈裏花足功夫,要有拿得出手的本事才能夠讓人信服,從而追隨。

李開復告訴了我們選擇成功的七大祕訣:

用中庸拒絕極端
用理智反對片面
用務實發揮影響
用冷靜掌握抉擇
用學習積累經驗
用自覺端正態度
用真心追隨智慧

這七個祕訣看似很簡單,其實做起來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們選擇前一定要重置思考,抉擇後才能輕輕的放下。

活到老,學到老。你的學習態度決定你能夠走多遠。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有終身學習的心,就可以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取到屬於自己的真經。

那學習效果衡量標準是什麼?熟能生巧,舉一反三,無師自通,融會貫通。

李笑來說自學是一門手藝。我們讀書就是要總結別人的經驗,然後不斷的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來,不能死搬硬套,要學會靈活的創新。活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我們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價值判斷,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操作系統,才能夠讓成功同心圓一直運轉下去。

我們解決問題的第1步都是從自己的影響圈開始的:先影響自己,再影響別人,最後纔有可能影響環境。換句話說,我們只能先修正自己,才能修正別人做任何事,只有自己先做到了,才能夠讓別人做到。

最後說一下如何實現目標?分4步走:定目標,定計劃,馬上做,長期做!

成功同心圓用非常6+6+1的方式給了我們無限的啓迪。我們只有學起來用起來,才能夠讓它們變成我們自己的財富。

四,總結: 生而爲人,用成功同心圓去做事不成功便成仁

人生自是長恨水流東,也常恨別人成功自己不成功?我們與其空悲切,不如多找找原因。

李開復先生的同心圓裏有13種祕訣,我們隨便取幾樣就能夠做最好的自己,當你真正的做到位了,還怕成功不來?

稻盛和夫在《幹法》裏說:要想成功,就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考覈成功是沒有用的,成功只是做事的結果,事情做不好,成功不可能真正到來,事做好了,成功不可能不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