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流星

“媽媽,如果看到一顆流星,我也會許下一個願望。”貝貝放下玩具,一本正經地對我說。

“哦,你會許個什麼願呢?”我在想,那一定是個期盼很久的大大的願望。

“我也想有個和哥哥一模一樣的牀上的綠色小書桌!”他脫口而出這麼一個長長的句子,望着我的眼睛,充滿着期待。

聽到此言,忽然感到我忽略了孩子的許多感受。他的眼裏,哥哥的東西就是最好的,無論貴賤;哥哥有的他也想有,如此簡單。

記起一言,孩子是最偉大的觀察家和模仿家。這個偉大的觀察家,拿着最精密的顯微鏡,觀察着導演的一舉一動,這個導演可能是父母、老師或哥哥姐姐。這個導演在孩子的心目中是高大而神聖的,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孩子期待着關愛和平等,當他看到不一樣的待遇時,便會天然地去爭寵。許多的事情證明,的確天性使然。

晚上,到了入睡的時間,天天常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媽媽,你陪我一會兒好嗎?給我講個小故事,五至十分鐘即可。”但往往這時,我很爲難,小寶纏着不放:“不行不行,媽媽要陪我!”爭執之後,總有一個孩子會失落。大的常常妥協:“別管我了,你去陪弟弟吧!”有時候,我悄悄進去天天房間,給他聊上幾句讓他入睡,而小寶會敲門:“我就猜到媽媽在陪哥哥,哼!”一推門,看到我身影,忽而再跑到客廳沙發,生氣地躺下。他的不滿會通過語言和動作,有一次憤憤地說:“要是有兩個媽媽就好了,一個陪我一個陪哥哥!”還有一次開玩笑地說:“我送你個魔法棒,到晚上再變出一個同樣的媽媽。”

孩子在成長,不停湧現着新的問題,壓力動力並存,催促我且行且思。這和教育學生同理,教室裏的每個孩子都值得關注,要讓每個孩子成爲主人享受快樂。

家有兩娃的教育,讓我們情不自禁地進入“混齡教育”的天地。這是一片遼闊的天地,每日風光無限,故事紛呈。

打打鬧鬧是家常,蹦蹦跳跳無不歡。扎心歡心都會有,關鍵在於吼得住。爲實現更好的混齡教育,我把“情景式”納入日常。

小寶屬於孫悟空性格,入園之時滿天飛,精彩課堂坐不住。隨着年齡增長,忽然有一天,發現他愛上了機器人積木課,搭建黃鶴樓、急救箱、花轎等象模象樣起來,安靜了,安靜了!又有一天,他愛上了神祕的水潑繪畫,塗呀畫呀,樂乎樂哉!終於能動能靜了,最近一張一張的畫集成了畫冊,第一本已裝訂,第二本積極籌備中。他畫奧特曼、畫花朵雲朵,畫現實的畫,還畫夢中想像的畫兒。雖稚嫩無比,卻滿心歡喜。

和哥哥有合作,亦有分工。同一時間段,可以同時做手工,也可以各司其職,各做份內的事兒。

每逢週五的下午,天天就想自個兒做“鮮蔬芙蓉湯”,做好了,弟弟也快放學了,共盡美食便成了一截兒快樂時光,增進了情感溫暖了心房。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世界是一個特殊的世界,他有自己的審美標準,甚至有自己的時間尺度。童年時代,一天猶如一年,而一年則無限長。要進入童年這個神祕之宮,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一個孩子。只有這樣,孩子纔不會把你當成一個偶然闖入他世界的人……”

我的童年已經模糊而遙遠,感謝孩子們讓我再次觸摸了童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