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豌豆尖:鲜鲜嫩嫩 清清爽爽

霜露凝结,不少地方飘起雪花,告别了空心菜,四川人终于迎来心心念的豌豆尖。

说到四川人爱吃啥,大家首先都会想到火锅!但是再强悍的肠胃,也不可能日日食火锅吧!

比起吃火锅呼朋引伴的畅快,一小搓鲜灵灵的豌豆尖,更符合日常的烟火味!

特别是当一桌油腻企图霸占所有人的味蕾时,这种来自土地,片片鲜嫩的时蔬,反而意料之中收获了喜爱。

上周六,去逛华成都五环外的某菜市场。

刚过7点,已经有许多挑着扁担揹着箩筐的爷爷奶奶占坑卖菜,一筐竹篮里塞满了豌豆尖,两层豌豆尖好新鲜,每一个叶片整整齐齐排列着。

细看肥胖的茎部,汁液饱满,被掐断的切口,尚未愈合,并没有因为风干而萎缩。

眼尖的顾客不由自主围上来,询问衣着简朴的大爷是不是今早现摘的。

大爷一边稳稳放下扁担,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这清早露水太大不方便掐豌豆尖,我还忙着坐公交赶路来卖菜,都是昨晚擦黑去掐的,没有不新鲜的道理,自家种的,不打农药!"

当我抓起一把细看,发现第二层的豌豆尖没了依靠倒了下来。竹篮上清晰可见湿润的露水。

豌豆尖本没有香味,但是叶片上的露水似乎保存了泥土的芬芳,它们残留在我的掌心,也顽皮地游走在大爷掉了漆的秤盘和他粗糙的指缝里。

来自豆类的植物芳香和泥土的质朴芬芳,让人对这些嫩苗的滋味充满了期待,食欲大增!

在老家,苏妈妈曾带我去菜地摘豌豆尖。

她强调要用手指掐(qia),找准最嫩的关节,轻轻掐下去,不要因为贪心掐得过长,会影响其它关节长出新的嫩芽;也不要扯着豌豆使劲拽,把跟系拽松了,这颗豌豆就废掉了,也不可能开花结果了!

1、《诗经》与豌豆尖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 《诗经》里已经能寻到豌豆尖的踪影。不过彼时,它还不叫豌豆尖,而被称之为“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边疆战事不息,又到了十月豌豆苗初发的季节,战士怀念起那些在家乡采摘豌豆苗的日子,微风缓缓吹起,纯净美好,守边的尽头在哪里?满怀忧愁,何时才能回家哟?

2、诗人和豌豆尖

游子漂泊在外,家乡味召唤不息。四川籍的大诗人苏东坡就颇爱豌豆尖。

当年苏东坡被贬湖北黄州时,特别想吃家乡的豌豆尖,便托好友巢谷(字元修)从蜀地带来种子,就地播种,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家乡菜。

为了表示对朋友巢谷的感谢,苏东坡就给豌豆尖起名“巢菜”,作《元修菜》诗一首: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曾经漂泊成都的陆游,

也曾写诗吟咏过豌豆尖:

冷落无人佐客庖,庾郎三九困饥嘲。

此行忽似蟆津路,自候风炉煮小巢。

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殽。

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

3、素炒豌豆尖

豌豆尖的做法很简单,素炒豌豆尖最为清爽。

热锅里放一点乳白的猪油,来几颗干花椒和几截干辣椒,猪油化开后,放入沥干水汽的新鲜豌豆尖。

借着大火翻炒几下,叶片逐渐转熟,猪油逐渐浸透叶片,变成深绿,即可撒几粒粗盐,起锅装盘!

趁着热气,就着米饭咀嚼,唇齿留香!

4、担担面作料

在四川名小吃“担担面”里,豌豆尖是点睛之笔。

成都著名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流沙河先生曾在他的《蜀中豌豆尖说》里这样写道:

五十年前,大军南下。有北人说:“你们成都人卖汤面,豌豆苗垫底,显得分量足,不老实!”他不知豌豆尖埋在碗里烫熟,味道才鲜。更不知成都人把那半生半熟的豌豆尖看得比面条更珍贵,爱称之为“青尖”,嚼得津津有味,仿佛一碗菁华正在此也。不少顾客吩咐堂倌:“青重呀!”就是叫多放些豌豆尖……

在某年回川的春运火车上,曾有四川老乡带着现摘豌豆苗。

在泡方便面吃时,几个娘娘拿出来洗净的鲜嫩豌豆尖,铺在方便面上,一起淋开水烫熟。方便面的火辣与豌豆尖的鲜嫩,吸引了很多人围观,纷纷赞扬娘娘们懂生活。

原来这几个四川娘娘都是老乡,来沿海打工多年,但总是怀念家乡味道,空闲时,就会在河边找些空地种菜,既节约了平常买菜的花销,也慰藉了对家乡的思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