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層級-10.25活動總結

1. 你會如何保持正能量?

總結:這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話題,定義正能量: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討論小組以“正能量”爲出發點,從“規避負能量”和“維持正能量”兩個方面闡述。

1)規避負能量

  • 避免引發負面情緒的行爲模式
    有時候很多不在意的簡單重複性行爲會通過影響情緒,從而影響我們的行爲效率。例如,持續不斷的嘆氣,以及不經意的自我否定,它們都屬於一種存在負面效益的“刻意練習”。
  • 遠離負能量的人際圈
    想要了解一個人,觀察他的人際圈就夠了。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人作爲羣居動物很難不受環境的影響。出淤泥而不染需要極高的自律性,有時要額外分出注意力來控制自己的念想和行爲,這種注意力分散的狀態已經造成能量的損失,又怎麼能保證正向能量的高效性呢?

2)維持正能量

  • 提升眼界
    當我們看到社會生活的多元化,理解和認同各種“存在合理性時”,看待問題的態度便不會過於偏激,對於異類也會逐漸趨於一種包容的態度,甚至願意欣賞那些與我們的自我相比,截然相反的亮點。也正因如此,保持正能量的過程中才不會輕易被外界或意外影響情緒,偏離正確的航線。我們經常會發現,往往那些經歷豐富人更容易在面對意外時鎮定自若,而“臨亂不驚”的平穩情緒不僅僅有助於正向行爲的穩進執行(持續保持正能量),也同樣有助於問題的高效解決。
    在如今網絡發達,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提升眼界”的方式不再侷限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要一部可以連通網絡的手機,還有一顆充滿好奇的心,足夠了。
  •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倘若一個孩子,一直開心快樂得活在家庭的庇護下,卻在13歲時因爲一場交通意外去世;倘若一個孩子,從小被遺棄,在領養家庭裏活到13歲時因爲一場交通意外去世;倘若一位老人,20歲之後一直活在對生活的不滿中,哀哀怨怨在60歲時衰老死去,他們3個哪一個最慘呢?我認爲是這位蹉跎了歲月的老人。13歲的人生雖然短暫,卻是接近於100%的幸運與快樂,前者被親生父母幸福呵護,後者被養父母幸運撫養,但凡不將兩者相互比較(降低幸福感最棒的方式便是和“比自己幸運的人”比較),平行時空裏看他們還不被歲月磨礪的13年的人生,兩者都是美滿的。因爲,“活着”僅僅給了我們選擇“生活態度”的權利,是要“開心面對”還是“哀怨逃避”都可以自我抉擇。拿40年的生命重複做“錯誤的選擇”,讓40年的痛苦掩蓋最初20年的歡樂,爲生活做減法,值得嗎?
    記得《滾蛋吧,腫瘤君》這部電影裏,熊頓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愛與被愛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我認爲它正是熊頓在面對工作的挫折、情感的挫折、生命的挫折之後,仍然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所依賴的原則。因爲“被愛”很快樂,但是“愛別人”也很快樂。因爲“愛別人”的前提是“我足夠強大”,這份快樂來自於“自我價值”被實現的滿足感。
  • 積極使用正反饋
    任何持續不斷的過程,都需要積極的刺激反饋。因此在設置正能量目標時,建議大家能夠將目標分級處理,拆解成一個個簡單易行的小模塊,在每一項小任務完成時給予“獎勵儀式”,清晰感受到自我的“前進狀態”。這是我在寫代碼的過程中總結出的小tip,也正因此,有時投入狀態,寫代碼上癮停不下來。。。
  • 享受習慣的力量
    無論是“提升眼界”、“保持樂觀的心態”、還是“積極使用正反饋”,任何一項技巧養成習慣,它便成爲一臺持久高效的“正能量泵”。

2. 你怎麼看待脫離的老家朋友圈?

總結:散人老師對這個話題的評價很好,用在這裏做總結:我們提倡大家積極融入利益共同體、興趣共同體,拒絕同學、血緣因素造成的情感綁架。(這個話題的討論已經將生活在老家的朋友們排除在外了)

不同於20年前,今天的人們逐漸追求精神享受和自我體驗,一個"大家族"再也不像從前一樣聚居在一起,被血緣關係捆綁、利益交織。人的流動性逐漸增加的同時,也勢必面臨着交際圈的頻繁更替。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給了當下生活的我們更多機會去接觸更多的人,同時也帶來選擇的困擾。但是,是否要脫離老家朋友圈?因人而異!

1)老家朋友圈的弊端

  • 社交活動的侷限性
    這裏是指地域的侷限性,因爲不在同一個城市生活,很難通過行爲互動維繫感情,尤其對於毫無血緣關係的朋友。儘管通信技術發展到如今,視頻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做到溝通無障礙,但是正因爲社交活動的形式只能依賴於電子設備,感情的溫度總是不如身邊距離我們更近的人。社會學的研究也證明,人際交往時,我們都更傾向於選擇距離自己更近的人。
  • 話題侷限性
    地域的差異導致了生活環境的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每個人接觸的話題。我們離開老家越久 ,我們的共同話題越少(除非共同的興趣愛好)。也正是因此,溝通交流時我們能夠談到一起的交集越來越少,往往逃脫不掉“房子、車子、孩子”等等已經被我們的親人問透了的問題。

2)老家朋友圈的優勢

  • 歸屬感和舒適感
    老家朋友圈相比較工作中的朋友,會更多一些真誠,少一些虛僞。因爲時間的緣故,我們或許都互相見證了大家最初的成長,經歷過時間的淘洗也早已經模糊掉了虛僞的外殼。正因爲如此,那些遠在千里的老朋友,常常被作爲我們的情感樹洞。而家鄉以及這些朋友帶給我們的,更多的也只能是情感價值了。
  • 成也人情,敗也人情
    小城鎮人際關係最大的特點便是圈子小,凡事依賴人情事故。當我們離開原生家庭在另外一個城市定居,並不代表我們與老家圈不再有任何聯繫。倘若我們只是“遷一代”,勢必會有留在老家的親戚和朋友,這些親人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從利益互換的角度思考,我們希望自己的親人能夠依賴我們的關係在老家的生活更舒適,也深知小城鎮各種“流程”需要的人情世故,因此這種情況下,需要維持關係的老家朋友圈,我們還是需要有。

3. 女性醫美現象,你怎麼看?

總結:醫療美容是科技發展帶來的福利,希望我們都能把握住自我,握住“刀”的主動權:拿得起,也放得下。

近兩年,國內的醫療美容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消費者也開始趨於低齡化。但是隨着網絡上頻頻出現的“醫美喪命”的報道,以及社會輿論對整容明星的負面評價,大衆對醫美還是存在一種消極的態度。但是“刀”沒有用好不是“刀”的錯,爲什麼我們會“過度醫美”纔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1)醫美帶來了哪些福利?

  • 無法正常涉世的"特殊羣體"
    例如天生脣齶裂、災禍毀容等因素造成的容貌異常情況。當某些因素已經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的確需要正確的醫美手段矯正,使這些因爲“容貌異常”而備受歧視的特殊羣體收穫“正常人”生活。
  • 外貌偏離正常值的"自卑羣體"
    例如,禿頭、牙齒異常與不整齊,通過植髮和牙齒矯正的方式使自我恢復普遍人羣的正常水平。這種醫美的需求被大家看來也是合理的。
  • 追求自我美學價值的"中老年羣體"
    變老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但是相比較“得到”什麼,人們更加“不願失去”什麼。正是因此,中老年人恐怕是掀起“醫美無腦熱”的第一波人。水光針、玻尿酸、肉毒素等等,都在這羣人的需求下應運而生。這種使用醫美的方式被大衆diss,也被認爲是“非必要式需求”。
  • 追求“更美”的"求美羣體"
    例如雙眼皮手術、隆鼻手術甚至磨骨手術等等,這些以改變自己原有特點爲目的的醫美方式主要集中在年輕羣體(尤其在需要“以外貌謀生”的行業),因爲手術風險大,有人因此殘疾、有人因此喪命。每每報道出來都令人唏噓不已,也是社會輿論的主要焦點。

從“特殊羣體”--> "自卑羣體"-->“中老年羣體”--> "年輕的求美羣體",不同的羣體都在使用醫美的方式解決與“美”相關的問題(都是建立在財富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們對“美”的要求是層層升級的:從社交的“剛需性”逐步升級到“藝術級別”。因此,我更想稱它爲一個追求美的“貪婪鏈條”。

2)美是具有“欣賞價值”的藝術

  • 工作性質或社交生活需要“美”
    “追求美”的本質並沒有錯,因爲在精神需求逐漸增加的今天,我們需要這項具備“欣賞價值”的藝術。對於很多‘明星整容“我們也能夠理解,因爲藝人更多的是通過“展現美”實現作品的藝術價值(我們總不希望茶餘飯後拿來消遣的節目都不堪入目吧)。對於普通人的“求美心”我們也認同,無論男女都喜歡自己的伴侶或朋友光彩照人(社會學有相關研究發現,幼兒園內長相可愛的小朋友往往更受羣體的關注,被更多小朋友親近)。所以我們都喜歡“美”,喜歡這些“行走的藝術品”。
  • 我們不喜歡“流水線式藝術品”
    其實,醫美行業也是一個“藝術產業”,每一個整形醫師都是一個“藝術家”,只不過藝術的創作並非來自於藝術家本身,而是嚴重得遭受“市場需求”的指引和操控。這也是我們所吐槽的一項“醫美弊端”,它讓“美”成爲了一項毫無創意的“流水線製作”。

3)認同自我價值的多元化,防止過度醫美

  • 不要試圖通過醫美進行階層跳躍
    一套“原生態”的美麗皮囊具有“遺傳價值”和“欣賞價值”;一套“人造”美的皮囊,便只剩下“欣賞價值”。從價值交換的角度思考,也可以理解爲什麼大家雖然都喜歡和“美的藝術品”交往,而在考慮“下一代的質量”時卻又如此抵制“人造美”。
  • “欣賞價值”不能衡量自我價值
    大家可以享受“欣賞價值”帶來的福利,卻不該片面得拿它作爲衡量自我價值的唯一標準。我們的生活並不依賴“美”,就像愚鴻老師總提到的“馬斯洛需求”,它只是我們在滿足溫飽之後的一項精神需求,假若“美”作爲了自我全部注意力的焦點,就像捨本逐末得將“生活的意義”做了個“本末倒置”。
    很多時候,我們認爲一個樂於助人的小夥很帥,認爲一個唱歌好聽的姑娘很美,生命的價值體現在方方面面,並不侷限於一張臉。即使是以“美”爲生的演員,也總需要“演技”說話,擁有清晰的“自我特點”才能被觀衆記住。

寫在最後:
來到零層級參加活動的朋友,有的是爲了提升演講能力,有的是爲了思想交流,無論是哪一種,建議大家提前思考和準備話題,才能更好得把握住零層級提供的機會,達到能力的高效提升。這是10月25日第一次參加小組討論的經歷帶給我的感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